广西恭城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查

23.10.2015  12:49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充满诗意的话语道出了国人对传统村落呈现出的田园生活的眷恋。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始终坚持生态发展战略,走出一条被誉为“恭城模式”的生态经济发展路子,换来一幅“房前屋后皆果树,一湾碧水绕村宅”的宜居画卷,当地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全托管”沼气产业串起循环经济“金链条

  “以前没建沼气池的时候,村民们都到附近的山上扯猪草、砍柴火,没过多久柴火砍光了,就只剩下光秃秃的石山了。”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乡黄岭村村民龙长渠回忆道。

  黄岭村是恭城最早建设沼气池的村子之一。记者近日在龙长渠家的厨房看到,过去烟火缭绕的灶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洁干净的沼气灶。“自从办理沼气‘全托管’以后,我家煮饭、点灯、打油茶都用沼气,与液化石油气相比,每年能节省好几百元呢。”龙长渠说。

  龙长渠所说的沼气“全托管”服务,是近年来恭城为提升沼气利用率着力推进的一项工作。经过30多年发展,全县有沼气池6.87万座,入户率达89.6%。但随着农村家庭养殖业的逐步退出,沼气发酵原料出现短缺,沼气利用率不断下降。

  “沼气池上连养殖业、下接种植业,串起了一条循环生态农业链。”恭城瑶族自治县能源办主任邓民军说,2012年以来,恭城推行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农村沼气“全托管”模式,有效解决沼气原料不足、规模养殖场排污难、规模种植业有机肥缺乏等多项难题,实现了多赢的格局。目前,沼气“全托管”已在全县9个乡镇全面铺开,覆盖农户1万多户。

  一张蓝图绘到底 留住绿水青山

  遍地开花的沼气池给恭城县水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恭城瑶族自治县县长林武民介绍,目前恭城县形成了月柿、柑橘、沙田柚、桃李为主的水果生产格局,水果种植面积48万多亩,年产量80多万吨,农民人均水果产量、人均水果收入居广西首位。

  “立足县情实际,持之以恒发展生态经济是恭城历届县委、政府一以贯之的发展思路。”林武民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恭城紧紧咬定“生态”不放松,10任书记、8任县长坚持换人换届不换思路,大力推行“沼气+种植+养殖+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循环经济,实现了生态农业、生态加工业、休闲旅游业的稳步对接,成为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举措。

  此外,当地充分运用民族自治县的“半个立法权”,通过立法形式先后出台禁伐阔叶林、禁放养山羊、禁止25度坡以上毁林开荒的“森林三禁”法规,从制度上为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47%上升到现在的81%,生态公益林面积超过100万亩。恭城被联合国评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并相继荣获“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

  传承乡土建设特色工艺 留住美丽乡愁

  10月下旬,恭城莲花镇红岩村的万亩月柿进入成熟期,金黄的硕果挂满枝头,喜迎八方宾客。

  走进红岩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独具特色、规划整齐的花园式农家小别墅,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流过,岸边的垂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摆,三两游客乘坐竹筏在绿水青山间徜徉……

  红岩村党支部书记朱培铭介绍,红岩景区建设过程中,当地邀请有关专家对新村的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建成了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观景台、果园观光小路等旅游设施。2003年以来,红岩村共接待游客250万人次,村民年人均旅游收入超过1万元。

  红岩村只是恭城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恭城一方面按高标准兴建了20多个新农村示范点,一方面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修缮,既改善了农村的居住条件,又对传统的建筑文化进行了良好的传承。

  记者在莲花镇门等村矮寨屯看到,村民正对村子里的濒危古民宅进行保护性修缮工作。村民告诉记者,矮寨屯属萍江流域,自古称之为“九甲”。长期以来,这一带的民居形成了“人字坡屋面、屋顶凤扳爪”的“莲花九甲”建筑风格特点。为了更好传承这一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如今村民新建住房须严格沿袭当地房屋的建筑特色。

  “恭城把乡土特色建设示范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依托山水环境,因地制宜推进环境改造,既留住了乡愁,又提升了旧房的居用功能,探索出一条低投入、高效率改善人居环境的新路子,是广西乡土建设的典型代表之一。”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程权说。(记者孙志平、韦大甘、钟泉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