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述评:“双核驱动”谋发展
立足自身区位区情,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广西把答案放在了和东盟山水相连的北部湾经济区和奔腾不息的西江黄金水道,以“双核驱动”推动广西协调发展。
回眸2014年,江海联动的“双核”动力在我区面临的形势比去年更为严峻,困难矛盾超乎想象的情况下,为全区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龙头引擎作用。
经济发展双引擎
今年7月,千里西江涌起新的浪花,“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坐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广西迈入了江海联动发展的“双核驱动”时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广西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加快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升级版,积极支持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推进广西“两个建成”目标打造强劲的引擎。
好风凭借力,北部湾畔千帆竞发。
2014年,已经连续多年保持领先发展态势的北部湾经济区,改革创新的步子迈得更为坚实有力:高铁的开通、交通的完善让新北部湾同城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户籍、港口、园区、通关、金融及人才开发、行政管理等改革加快推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区域一体化发展凝聚起新的力量,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取得新成就。今年前三季度,北部湾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3444.06亿元,同比增长9.4%,高于全区1.1个百分点,占全区比重为35.1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82个百分点,北海、防城港和钦州市的经济增速稳居全区前三甲。
以不到全区1/5的土地、1/4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广西1/3的生产总值、近2/5的财政收入,北部湾经济区的引擎和龙头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广西经济稳增长的强大内核。
乘势而奋起,千里西江流金淌银。
今年7月,广西奏响了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强音:从2014年下半年起,用3年时间,实施12大类共166个涉及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项目,总投资高达6303亿元。
建设的热浪在西江黄金水道经济带翻腾涌动。目前,作为珠江主干流的西江全线通航里程达5634公里,广西内河港口千吨级以上泊位超过100个,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铁路、公路、水路、机场等综合交通运输主骨架初步形成,西江黄金水道基本建成,为打造成为经济发展“新一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宁、柳州、梧州、贵港、来宾等沿江7市,曾经像断线的珍珠般散落在西江边上,如今因黄金水道经济带联成一体。按照规划,到2020年,广西将建成1600公里千吨级及以上的内河航道、3个吞吐能力1000万吨及以上的内河港口、2800公里的高速公路和3250公里的铁路,西江黄金水道对广西经济的贡献将达到9000亿元以上。
西江经济带与北部湾经济区“双引擎”为进入新常态的广西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前三季度,广西生产总值9792.20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
产业集聚显效应
北海,这个以白浪沙滩闻名于世的风景旖旎之地,如今又有了新称谓——北部湾经济区的“硅谷”。中国电子、冠捷科技、台湾光宝、惠科科技、朗科科技、三诺电子、香港德昌机电等一批全球知名电子企业相继扎根北海,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产业集群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借助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增长的势头,北海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主要指标增速的全区第一,成为全区经济实现稳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年,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广西“千亿方阵”中第10员大将,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产业发展目标。其中,北海市的产值约占全行业的半壁江山。
产业是区域经济的根基。今年以来,以北部湾经济带和西江经济带为核心,我区因地制宜布局重点产业项目、着力培育壮大核心主导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前三季度,北部湾经济区14个重点产业园区完成工业产值3905.98亿元,同比增长56.7%,产值超亿元企业累计达到328个。
西江经济带左手挽起云贵湘、右手拉紧粤港澳,突出通道和纽带作用,重点加强与珠三角的产业对接,深度参与区域产业分工。目前,广西7个沿江市形成了珠链式的50多个工业园区,集聚了广西60%以上的工业经济总量,形成了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
今年前11月,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10位。
开放开发启新篇
2014年对于粤桂合作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两广经济一体化探索在金秋时节拉开幕布。10月14日,广东、广西两省区政府在广东封开县和广西梧州市万秀区交界处,举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联合启动仪式,标志着我国目前唯一横跨东西部的省际合作特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正式启动。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强调指出:“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双核驱动’战略本质上是开放带动战略。”
作为我区与东盟联系最紧密、合作最悠久、成果最丰硕的区域,北部湾经济区正着力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发展的枢纽门户。今年以来,泛北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务实推进,中马“两国双园”、中国·印尼境外经贸合作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加快建设,沿边金融创新扎实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已超千亿元,高居我国西部省区和边境省区首位。
一系列合作成果助推广西经济前行。2014年,在国际市场需求低迷、我国外贸进出口不畅的情况下,地处西南地区的广西外贸逆势而上:今年前11个月,广西进出口总值2203.3亿元人民币,超过2013年全年水平,增长24.5%,比全国平均增速高22.3个百分点。其中,广西对东盟出口达928.3亿元,增长40.2%,占同期广西出口总值的七成,东盟已经连续13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
依托着黄金水道,西江经济带吹响了“东进”的号角,把粤港澳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与广西的区位、资源、生态、政策等优势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如今,粤港澳已经成为我区最大的投资来源地,仅广东企业在广西投资项目就达到1.2万多个。“试水”不久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入驻企业已达68家,广西微软创新中心、比亚迪运营中心及纯电动客车生产基地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户,试验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28.04亿元。
有关专家表示,“双核”目前已成为我区开放程度最高、带动能力最强的开放合作核心区,是我区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融入国内国际开放格局的先行区、示范区,引领我区加快开放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