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推出生态经济发展行动纲领 百万房补吸引人才

01.10.2015  10:26

  自治区政府举办广西发展生态经济系列文件新闻发布会

  百万房补引才建设广西生态经济

  9月3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南宁召开广西发展生态经济系列文件新闻发布会。据悉,系列文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广西生态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推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干货”和“新货”。在壮大经济总量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开建399个生态重大项目

  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潘文峰介绍,2015~2020年,广西将滚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建设一批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再生资源利用等新型生态产业园,重点打造南宁、梧州、贺州生态产业园和河池大任有色金属生态产业园区,新开工生态经济重大项目将达399个。

  据了解,计划在今年开工的121个项目中,新兴生态产业发展工程就包括了29项,其中,以柳州汽车城为重点的7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项目是一大亮点。如广西泓驰新能源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万辆新能源低速电动汽车项目、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线建设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推动广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出研发、检测和销售服务紧密配套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此外,水环境改善工程是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全区14个地市,都将开始水环境治理,包括污染处理工程和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工程,南宁市将对凤凰河、良庆河、楞塘冲等河流进行全面整治,对南湖和五象湖的水质进行综合环境治理,在邕江南岸进行滨江绿带建设。同时,为了防止生活污水污染江河,将完成建设100个乡村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即将开工的9大生态城镇建设工程,将为全区百姓带来福祉,如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将建设南湖水质改善、五象湖公园水环境治理等149个项目。

   百万房补吸引高层人才

  为使广西发展新生态经济之路走得更加顺畅,广西从财税金融、投资政策、价格政策、人才政策等9个方面,制定了62项改革创新措施,这些措施全是“干货”和“新货”,且操作性强。据潘文峰介绍,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广西目前最缺的是曾在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工作3年以上的管理人员。因此,在人才方面,广西的创新力度特别大,开出优厚待遇,吸引人才到广西来。

  据了解,凡是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工作3年以上的管理人员高层次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到广西生态经济企业或科研机构从事生态经济领域工作的,由工作所在地政府按不超过人均50平方米的标准免费提供周转房或给予相应的租房补贴(最长不超过5年);在广西企业工作5年以上,就可以享受购买商品房按购房合同金额补贴40%的待遇,最高补贴房款为100万元。

  此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所在地的政府有关部门,还将在其配偶工作、子女入学、本人出国出境、学术休假、以及本人及配偶、子女、父母就医等方面提供优质便利服务。

  为奖励生态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对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用于奖励的收益比例不低于70%。个人如果有生态经济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的,自治区还将按照1∶1的比例给予配套奖励。

  对企业,也将加大奖励额度。发明专利新获得国家专利金奖并在区内转化的企业,将获得100万元补助,发明专利新获得国家专利优秀奖并在区内转化的企业,将获得50万元补助。此外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将获得1000万元、自治区级的将获得500万元项目补助资金。

   创新金融引入社会投资

  发展生态经济,离不开资金支持。在金融方面,广西将鼓励和引导区内外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广西初创型、成长型生态经济企业的发展,支持社会资本以PPP等模式参与生态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以南宁一项治理空气污染的项目为例,2017年,南宁市将完成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0万辆,并新购置1500辆清洁能源公交车和2100辆油气双燃料出租车,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这一工程需要超过14亿的投资,如果这笔钱由企业或者财政支出,将是很大的负担,但如果引入社会投资,项目将能较早实施。据了解,南宁市将完成建设100个乡村污水集中处理工程,这笔钱,也要靠创新金融机制,引入社会资金进行。

  此外,在沿边金融改革方面,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在凭祥、东兴等试点基础上,建设高效、便捷的货币兑换、清算体系,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通人民币双向贷款、直接投资、境外发债、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通道,为生态经济重点建设项目和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绿色服务”。

  抓经济的同时,如何同时抓环保不放松,是发展生态经济面临的问题。为解决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广西将健全第三方治理机制,选择一批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工业园区,逐步推行由排污企业付费、专业环境服务公司治理的全新的服务模式。

  对第三方治理公司,也将加强监管,实施黑名单制度,将服务、信用差的环境服务公司列入黑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并鼓励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发布年度环境责任报告。(记者 肖世艳 徐冰)

[责任编辑: 谷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