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和“空中蜘蛛网”说再见

28.12.2018  20:01

  

  图为发布会现场。记者李慧婷 摄

  

  图为民族大道上干净整洁的公共厕所。记者李慧婷 摄

   

  风景宜人的五象湖公园。(资料图 杜佳徽 摄)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李慧婷)12月28日上午,广西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广西新闻网中心召开。

  近年来,广西深入开展“宜居城市”建设活动,加大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重点推进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市道路、供气、供水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逐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区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城市品质和承载能力稳步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截至目前,全区城市建成区内有130.3平方公里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钦州6市达到海绵城市要求的城区面积已超过建成区面积的10%。南宁市作为第一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已完成国家海绵试点验收,建设了327.6公顷的高品质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改善了4.2公顷的小区休憩娱乐空间,完成了以那考河湿地公园、南湖公园、石门森林公园、青秀山风景区和五象湖公园等为代表的海绵城市生态文明景观,打造了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画卷。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封宁表示,广西本底生态条件优良,地貌特征丰富,山、水、林、田、湖等海绵本底资源分布广泛,具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优良先天条件。广西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对于开发程度较低,原始生态条件优良的区域,如梧州市、百色市、贺州市,应保护好林地、水库、河流和基本农田等具有极高生态服务功能的海绵本底资源,严格控制在本底资源范围内进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在开发程度一般,原始生态条件较好的区域,如钦州市、崇左市、百色市南部,应保证植被的覆盖率、保护好林地、严格控制在坡度大的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避免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开发程度较高,原始生态条件一般的区域,如南宁市、柳州市、贵港市,应做好城市各项规划,合理建设海绵设施,以缓解城市面源污染、城市内涝等问题。

  此外,广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区在建项目规模约124公里,累计建成廊体约82公里,累计完成投资59.36亿元。目前已有南宁市佛子岭路等5条地下综合管廊投入运营,一批原本立于道路中央的高压电塔、水泥墩均被拆除,有效解决了“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交通压力”等问题,实现了还路于民的根本目的,保证了道路安全通行和地下管线安全运行。

   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城市污水处理设施111座,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405.9万吨,建成污水管网9292公里。今年1-11月累计处理生活污水12.99亿吨,削减COD 15.67万吨,污水处理率已超过93%。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进一步扩大,全区63段黑臭水体累计消除52段。全区已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87座,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为2.47万吨/日,实际处理垃圾量为1.76万吨/日,2018年1-11月累计处理生活垃圾580.8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8%。污水处理厂和部分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基本实现“三化一基地”(花园化、果园化、园林化及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建处处长潘国雄说,“当前广西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也存在不少短板,如部分污水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行,部分城市污水处理管网收集效能还不够高,个别垃圾填埋厂运行不够规范等等。下一步,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制定计划,尽快开展有针对性的建设,继续抓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

  城市交通、供气、供水、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

  截至目前,南宁市已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2条,里程总长为53.1公里,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居民的出行环境和出行习惯;柳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也正在稳步推进。全区城市及县城用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5%及85%以上。14个设区市已实现市政天然气管道供气,40个县(市)实现管道天然气利用,全区共建设燃气市政管网约6731公里,城市燃气普及率达96.05%。市政公厕配套不断完善,在2015-2017年已完成市政公厕建设2323座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又完成市政公厕建设157座,有望在今年底前完成新建、改建市政公厕200座的目标。

  据悉,广西将以“美丽广西?宜居城市”建设评价表彰为抓手,围绕建设绿色、便捷、特色、和谐、智慧、创新城市,加快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持续发力,不断提高城市宜居度。封宁说,自治区出台了宜居城市建设评价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体系,开展绿色、便捷、和谐、特色、智慧、创新6个维度、90个指标体系的评价考核,从而测算全区各城市的宜居指数,综合反映出各城市的宜居水平。“自治区将开展宜居城市建设3类奖项的评选,宜居城市建设考核评定周期定为两年,2018年、2020年、2022和2025年为考核年。目前,我们正在开展2018年度的宜居城市评选工作,最后评价结果预计于2019年初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后正式公布。

  下一步,广西将抓好“补短板”工程建设,继续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各市、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扩容增量,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着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扩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加强垃圾处理和环卫设施建设管理;继续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力度,加快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市政公共厕所新建、改建工作;继续着力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