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推进职业学校做好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作

15.02.2015  11:13

让民族瑰宝更加璀璨夺目

——广西推进职业学校做好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纪实

漫长的岁月,八桂儿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文化、技艺,细细数来,不胜枚举:壮文、壮医药、壮锦、绣球、铜鼓、蜡染、木雕、民族餐饮、坭兴陶、民族服饰、南珠贝雕、侗族大歌、天琴、彩调剧、长鼓舞、蓝靛瑶长号……

然而,不少民族艺术、文化、技艺却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现状,其传承与发展变得至关重要。

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秉持这一理念,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推进职业学校做好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A

专业,各有所长

2013年3月,春意盎然、繁花似锦,自治区教育厅、民委、文化厅认定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等17所学校为首批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014年,自治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2400万元,支持职业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

去年9月,13岁的贺菲苹在妈妈的陪伴下,从湖南来到南宁,到广西艺术学校报到。妈妈是花鼓戏演员,希望女儿也学戏曲,因为湖南省没有开办大型戏曲班,当妈妈从网上得知广西艺术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开始招生后,便毫不犹豫地送她到南宁求学。

2014年,考虑到地方戏曲青黄不接,广西艺术学校戏曲表演专业恢复招生,含壮剧、桂剧、彩调剧、京剧4个剧种,共招收了75名学生,其中,11名学习器乐,剩下的64名朝演员方向发展。贺菲苹就是其中的一员,第一年,她要刻苦地练习基本功、毯功。

与广西艺术学校一样,各基地学校纷纷开设民族艺术、文化、工艺专业,优化专业布局,加强专业建设。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的建筑装饰、工艺美术、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面向全国招收了近600名学生。

广西银行学校旅游系开设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高铁3个专业,系里把绣球、瑶族油茶、蜡染和扎染、民族乐器、竹竿舞等课程作为拓展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传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重点培养民族服饰技能型人才,该校专门成立了民族文化艺术教学部,依托“服装设计与工艺”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化及民族民间手工艺术课程,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