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发布

18.10.2017  18:29

10月1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南宁市举行广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新闻发布会,向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通报广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以及普查成果的应用。历时3年,我区全面查清了各类地理国情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掌握了全区地理国情的“家底”。目前,普查成果已经应用于省级空间规划试点、精准扶贫、生态服务价值评估、领导干部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等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吴锡熹,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周飞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据介绍,广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部署,由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牵头负责,从2013年开始实施,项目投资3.5亿元,普查范围为广西陆地范围及有人居住岛屿。3年多时间里,18家项目承担单位、2000多名普查人员跋山涉水、不畏艰辛,外业调绘步行75万多公里,足迹遍布全区每个村屯,全面查清了广西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甘蔗种植、道路水域、居民地分布等地表自然资源要素和人工设施现状及其空间分布情况。

普查公报显示,广西位于中、低海拔地区,其中,低海拔(指1000米以下)占94.18%,全区最高海拔不超过2500米。全区山地面积最大,占全区面积的62.05%,主要分布在桂西、桂东、桂北和桂中;广西种植土地总面积为5.66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柳州、桂林、贵港等3个设区市的面积之和),种植土地面积较大的百色、南宁、崇左等3个设区市占全区的1/3。

通过该项普查工作,广西首次建立了以优于1米高分辨率影像为主的遥感影像数据库,覆盖全区的高精度影像控制点数据库,以及涵盖10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126个三级类的地表形态、地表覆盖和国情要素数据库。首次实现了广西陆地范围高精度的地表面积量算与统计,精确反映了全区地理国情要素随地表起伏的分布和数量。形成了一系列地理国情普查图件图集、普查数据库、各级基本统计报告、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基本统计数据汇编等各类成果,构建了普查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服务平台,全面完成了国务院普查办安排的各项数据生产任务。2015年10月,所有普查数据成果按时汇交到国务院普查办,总数据量达5.7TB,共计 1200万个图斑。

此外,我区还开展了全区的糖业和茧丝绸业专题调查,首次摸清了全区糖蔗、桑园种植及加工企业的空间分布、面积、位置等信息。今年1月,普查工作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本次普查成果丰富、内容全面、数据准确、现状真实,客观反映了我区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现状和特征,为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我区还开展了全区地级以上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监测、海岸带开发利用变化监测等专题地理国情监测,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积累了经验。

下一步,我区将按照新修订的《测绘法》赋予的新职责,围绕自治区“三大定位”“四大战略”“三大攻坚战”的重大战略实施和重大工程建设,积极做好普查成果的共享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