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废旧电瓶:处置资质门槛高 正规企业收不起

23.03.2016  08:39

关注废旧电瓶回收系列报道(三)

处置资质“门槛高” 正规企业“收不起”

各方建议立法解决旧电瓶回收及处置问题

在柳工大道的一家非法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点,经营者把废液倒入桶中,用纯碱简单中和后就外排入水沟。经环保部门检测,废液中含镉量超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6至8倍。记者王缉宁 摄

广西新闻网 -南国今报记者王缉宁  黄显巧  策划:王缉宁

核心提示

随意处置废旧电瓶会污染环境,但要取得回收及处置资质的门槛较高,柳州市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能通过审批。那么,现阶段如何安全处置废旧电瓶?近日,记者采访了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业内人士、政协委员及人大代表等,收集到一些关于安全回收废旧电瓶的建议建言。

1

取得资质门槛较高

柳州司法机关依法查处一起非法处置废旧电瓶导致污染环境案件后,近期当地环保部门已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企业若有非法回收处置废旧电瓶的行为,一旦查实立即取缔。

据柳州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查获的废旧电瓶主要是铅酸蓄电池,属于国家规定的危险废弃物,目前,该市还没有一家有资质的处置企业,因为回收和处置铅酸蓄电池的环保审批门槛较高,“高到难以想象”。

该负责人说,自从司法机关查处了这起非法拆解废铅酸蓄电池污染环境案后,该市就有10多个电瓶销售商主动到环保部门,咨询有关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置申报条件。但到目前为止,他们的行政审批窗口还没有收到这方面的申请材料。

据环保审批部门介绍,废铅酸蓄电池处置企业资质在审批之前,先要到发改部门立项。拿到立项批准报告之后,企业要求要进入相应的工业园区,然后再对其做环评审查。最后还要到自治区环保厅申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记者从自治区环保厅官方网站公布的《2015年度环境保护厅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颁发信息汇总表》上看到,目前柳州市危险废物处置的企业有近10家,大部分是做废矿物油处置,仅有一家企业许可处置的危险废物涉及25类,但对废铅酸蓄电池的处置并没有获得许可。

2

正规企业因成本“收不起”

国家鼓励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通过其零售网络组织,回收废铅酸蓄电池。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铅酸蓄电池经销商表示,他们在经销时需要承诺一定比例的回收任务,才能够开展铅酸蓄电池的销售经营,但这一要求不具有法律法规的强制力,约束小,在柳州基本都没有执行。

鱼峰区一家品牌铅酸蓄电池销售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只卖新的不回收废铅酸蓄电池;燎原路上的一家品牌铅酸蓄电池经销点则也表示,铅酸蓄电池更换周期长,现在卖新的都很难赚钱,回收旧的没有太多资金,所以也不想做。

而拥有25类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柳州金太阳工业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负责人谭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的企业现在做的只是对危险废弃物的销毁,并没有取得废旧电瓶这种再生资源的利用项目经营许可。因为废铅酸蓄电池的处置属于污染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很大,百姓很关注、政府监管也非常严,选址、环评、审批等手续很繁琐,达到一定规模还要到国家环保部去审批,审批又难,只好放弃。

谭说,刚开始做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时,企业也曾想到过做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处置,但主要问题是没有政府补贴,废铅酸蓄电池“收”不起。非法回收处置废铅酸蓄电池的黑作坊工艺简单,基本没有成本费用,而正规企业由于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大,成本要远远高于非法企业,收购价格无法与其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