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图书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军盔展” 军盔小小,故事长长

03.08.2017  16:28

军盔展吸引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往参观。

 

南国早报记者 龚文颖 刘豫 文/图

8月1日~7日,广西图书馆举办“军盔的名义——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展览”,展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年以来,佩戴、配发过的20种经典军盔。

说到军盔,总令人联想起遥远的冷兵器时代和现代的高技术战争条件,联想起电影《角斗士》里威武的古罗马军团,联想起《集结号》里无畏的九连勇士。各式各样的头盔,勾勒着血色残阳中的英武形象。

策展人是普通的南宁市民农健,从2004年收藏第一顶军盔开始,13年来他收藏了约150顶军盔,数量足够装备4个步兵排

1 冷门

看的多,玩的少

广西收藏军盔的人多不多?不多。就算在国内,收藏者人数也没多少。

国内的军事爱好者,涉足军品收藏的不多,但在西方国家,民间收藏军品的历史就久远多了。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才开始兴起收藏军品。除了法律法规禁止的(如刀枪、现役装备等),国内的军品收藏主要集中在军服、徽章、勋章、水壶、望远镜、军靴等军人日常使用的物品,军盔虽然引人注目,却鲜有人问津。

原因何在?一是收藏渠道,收藏古董文玩,可以到古玩市场、花鸟市场等处去淘,可军盔不好找;二是存放,军盔在单兵装备里算是相当占地方的,上百顶军盔码在一起,就像是小山包。再加上资金、时间和运气,都决定了军盔收藏在军品收藏领域是个冷门。

2 “海淘

少花钱,买好盔

农健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是一名军事爱好者。工作后,他开始收藏军盔。这有点不服气的意思——都说军盔冷门,他偏要试一试。

入了门,才知道不简单。幸好,农健赶上了一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他一边泡军事论坛、搜集军盔资料,一边学习“海淘”,与国外藏家或普通卖家交流,寻找心仪的军盔。他透露了一些小窍门:“跟老外交流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而且直接从国外购回,避开国内的二三级收藏市场,还能省不少钱。”几年下来,他在各种军事论坛积攒了人气,也结识了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组建起收藏的“多国部队”。

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一名网友给农健寄来了国内极为少见的、sestan-busch公司为克罗地亚生产的BK600型军盔,他在回信附上几张中国邮票作为感谢;在约翰内斯堡,一名网友帮他找来了南非的M87步兵盔和M83伞兵盔,包裹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兜转两个月,才送到他手中。这些军盔和经历,让农健和国外网友们建立了友谊,看到了军盔以外的缤纷世界。

3 门道

什么军盔值得收藏?

目前,农健收藏了约150顶军盔,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前东德、前西德、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以色列、南非、意大利、捷克、瑞典、瑞士、丹麦、荷兰、葡萄牙、比利时、新加坡、日本,一共2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类包括步兵盔、飞行盔、空降盔、宪兵盔、仪仗盔、装甲兵盔,材质则分为钢质和凯芙拉。

军盔的魅力在哪?“它融合了军事科技、军事历史和军事文化。”农健介绍说,各国军盔都有不同的细节,例如,美国的M1钢盔、二战时德国的M35钢盔,都因其出众的设计而影响深远,但各有不同——M1盔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军盔,有内外两层盔体,盔沿有包边,悬挂米字型帆布,适合大工业生产,走“实用主义”路线;而M35盔做工严谨,盔体两侧延伸的护耳是其最显著的特征,能找到古罗马军团头盔的影子,悬挂采用了有气孔的八瓣皮衬,佩戴舒适,这与细腻考究的欧洲传统有关。

中国的军盔故事也令人动容——1938年,美国《LIFE》杂志在封面发表了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一张佩戴M35盔的中国士兵肖像,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战斗意志,使中国的抗战获得了更加广泛的支持。当时能戴着M35盔的中央军,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斗力强的铁血劲旅,其中的第五军在1940年的昆仑关战役中,痛击了日军第21旅团。

2006年的一天,农健路过横县一个废旧钢铁回收点时,无意中发现了一顶锈迹斑驳的M35盔,他当即买下。分析抗战时期广西战场情况,他认为这极有可能就是昆仑关战役后流落民间的第五军军盔。

抚摸着这顶军盔,卡帕镜头里那名年轻士兵的形象再次浮现:他双唇紧闭,目视远方,神色刚毅,仿佛随时准备慷慨赴死,杀敌报国。

小链接

军盔”和“钢盔”一样吗?

钢盔,就是用不同配方的特种钢材冲压而成的头盔,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沿用至今,长期成为军用头盔的代名词。但后来“军盔”的材质有了变化,1980年代初,美军率先装备采用多层高分子聚合材料热压成型的新式头盔,这种材料叫做Kevlar(凯芙拉),相对于钢质而言,凯芙拉韧性高、易成型,防弹性能更好,能经受威力强大的AK47步枪的冲击,一经推出,立即引发了军盔制造领域的革命,取代了钢盔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