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完善对外开放战略格局 打造“一带一路”衔接门户

20.03.2015  10:12

    新华网南宁3月20日电(孙腾)“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对广西的定位,是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志勇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广西沿海沿江沿边,地处华南、西南和东盟等多区域交汇点,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全国新一轮开放互动战略中,广西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和深化与东盟的开放合作,借鉴黑龙江实施“大沿边”开放战略型、云南打造国际重要战略通道和战略支点型、辽宁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开放互动型等开放新模式,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走活广西发展这盘棋。

    实施以面向东盟为重点的“大沿边”开放战略

    去年以来,广西社会科学院连续组织沿边开放开发专项课题研究,“如何面向东盟开放,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成为课题主要内容。

    “广西与东盟上水相连,必须实施面向东盟为重点的开放战略。”黄志勇认为,面向东盟的开放战略,是由广西的区位新优势、定位新优势、与东盟开放合作先行优势,以及广西所肩负的多重新的重要使命等所决定的。他表示,广西在全国新一轮沿边开放中具有双重战略地位与作用:对内,要把广西打造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对外,要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战略合作的新高地。

    黄志勇认为,广西应学习借鉴云南打造国际重要战略通道和我国走向南亚、东南亚战略支点的经验,把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和西南中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结合起来,着眼于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着眼于服务和推进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着眼于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把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与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结合起来,实施“大沿边”开放战略。一方面,加快开放支点、交通支点、产业支点、城镇化支点、金融支点、生态支点等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另一方面,继续打好“东盟牌”,做好与东盟深化开放合作的大文章,加快建设成为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新高地。这样,才能突显自身在全国新一轮沿边开放和“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特色与优势、地位与作用,并实现自身大开放大发展。

    实施“双核驱动”内外合力促进开放开发

    在对黑龙江、辽宁、云南等地的沿边开放进行调研后,广西社会科学院专家组认为,辽宁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开放互动型模式,特别是辽宁省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金普新区、带动沿边开发开放的做法,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双核”驱动、良性互动、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做法,很值得广西学习借鉴。

    当前,广西高度重视沿海沿江地区的开放发展,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在全区开放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驱动牵引作用,这是完全正确的。但广西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特征,尤其是在全国新一轮沿边开放中要担当建设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和中国—东盟战略合作新高地的战略地位与作用,要求广西把沿边开放摆到与沿海沿江开放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来,实施“大沿边”开放战略,提升“小沿边”开发开放水平,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开放互动新格局。

    黄志勇分析认为,目前,在广西区域经济版图上缺少一个像国家级沈阳经济区这样的经济中心和经济重心,使得“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的实施中气不足、给力不足、动力不足、支撑力不足。柳州曾经是广西乃至全国的工业重镇,曾经是广西的经济中心和经济重心。他建议参照辽宁的做法,加快柳州-来宾同城化一体化,积极推动将柳州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重振柳州工业重镇的辉煌,夯实广西向东、向西、向南、向北发展及深化东盟合作的工业基础、产业基础,以柳州经济区雄厚的工业基础、产业优势、企业优势和经济实力支撑沿海沿江沿边及左右江革命老区的开放发展,以沿海沿江沿边开放为牵引,带动柳州老工业重镇的振兴,形成沿海沿江沿边与内陆腹地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加速推进面向东盟西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只有把面向东盟的西南国际航运中心尽快建起来,广西在全国沿边地区叠加沿海的优势才能真正体现出来。”黄志勇表示,加快建设西南国际航运中心,是提升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广西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迫切需要,是广西实施双核驱动战略的迫切需要,是优化全国沿海港口布局的迫切需要,是改变广西沿海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迫切需要,更是增创广西沿边开放新优势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一着。

    目前,广西海上通道建设面临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强大压力,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加快建设和云南国际战略通道的逐步打通,广西作为西南、中南地区出海大通道有日益被边缘化的趋势。黄志勇认为,广西应借鉴辽宁打造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做法,以及山东、淅江实施“港航强省战略”的做法,不失时机地实施“港航强桂战略”,统筹北部湾港、西江黄金水道和出海出省出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动西南国际航运中心和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上升到国家战略,合力打造西南国际航运中心和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带动港口经济、通道经济、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外向型经济、口岸经济发展。

    推动“桂滇沿边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

    广西、云南两省区沿边地区与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陆地边境线长5080公里,是中国与东盟战略合作的最前沿。

    “建议参照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做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联合广西云南两省区人民政府,研究制定桂滇两省区面向东盟沿边开放带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推动把广西和云南面向东盟的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黄志勇表示,广西和云南的对外开放关系到中国—中南半岛陆路大通道、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重大国际合作战略的实施,战略地位突出。

    在具体实施中,黄志勇认为,云南、广西两省区的“抱团开放”尤其应以中越沿边开发开放带为重点,全面提升桂滇两省区对越沿边开发开放水平,把中越沿边开放带打造成为全国沿边开放示范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