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开放 进取——中国男子百米历史突破探因

25.08.2015  11:09

苏炳添在北京田径世锦赛上历史性突破所带来的轰动效应,完全不亚于甚至超出了一枚金牌。在万众瞩目的世锦赛舞台上再次跑出9.99秒,并且闯进决赛,证明他之前在尤金的爆发绝非昙花一现。那么,苏炳添或者说中国的男子百米是怎样达到今天的成就的?

首先,这是中国一代代运动员和教练员不懈探索和沉淀的结果。苏炳添在创造历史之后,一直强调的一句话就是,“我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中国短跑界前辈们多年的梦想。”他的教练袁国强就曾经是中国男子百米的标志性人物,在1978年创造过电计时时代的首个全国男子百米纪录。而在袁国强之前,刘长春、梁建勋、陈家全等人就已经开始了对男子百米速度的探求。袁国强之后,浙江的郑晨为中国创造了第一个男子百米亚洲纪录。当然中国的男子百米也经历过低潮期,周伟在1998年的全国纪录直到2011年才被苏炳添打破。但无论各个阶段的成绩如何,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们一直没有停止过追逐梦想的脚步。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化作养分,哺育了像苏炳添、张培萌等年青一代的运动员们。其中最直观的例子就是袁国强和苏炳添这对师徒之间的传承。袁国强说,他不仅要对苏炳添倾囊相授,更要和弟子一起学习研究新的训练理念和方式。

心态和姿态的开放是中国男子百米取得突破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田径协会不断打破以往的禁忌和束缚,制定了“走出去”和“请进来”策略。目前中国田径队中有7名外教,其中不乏带出过奥运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的知名教练。苏炳添也曾经两次到世界著名的美国IMG训练基地,和那里的外国教练交流学习,其中第二次在美国呆了长达80天的时间。这段经历让苏炳添和袁国强开阔了视野,修改起跑蹬踏脚的决定正是在新理念的启发下作出的,这项技术对苏炳添跑进10秒实现历史突破起到了重要作用。

“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不代表中国自己的教练员和训练条件不行,我们的目的是让运动员和教练员了解更多的国际理念,为我所用,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和世界一流选手比赛的机会。”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表示。

在谈到美国集训时,苏炳添也说,“接触更多世界一流高手,并且和他们同场竞技,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技术,更能增强信心。”这次的世锦赛上,苏炳添的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便与博尔特并肩,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跑,这才让他经受住了大场面的考验,再次跑进10秒大关。

当然,任何一个项目上的任何一次突破都离不开运动员自身的努力进取,在评价苏炳添时,冯树勇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有职业精神的运动员。在训练上,苏炳添对自己要求非常高,主观能动性比较强,经常在训练结束后反复研究自己的录像,寻找不足。而且他非常善于动脑子,去年冬训修改技术就是他主动跟教练提出来的。生活中的苏炳添也比较安静,不愿意因为外界的干扰影响训练,在6月的武汉田径亚锦赛上,刚刚在尤金跑出9.99秒的他在接受采访时就一直强调,希望能像以前一样生活,将重心放在训练上。“苏炳添现在无疑已经成为中国田径的领军人物之一,这不只是因为他的成绩,更是因为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精神,这同样也是一名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品质。”冯树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