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华深入梧州四县市调研扶贫工作

10.11.2015  08:31

11月7日至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深入梧州市所辖四县市开展精准识别工作重点调研。在蒙山县夏宜瑶族乡能友村贫困户廖仲秀家中,彭清华详细询问生产生活情况,倾听群众对精准识别工作的意见建议,勉励大家在国家机制帮扶下实现脱贫。记者 黄 克摄

彭清华深入梧州四县市调研扶贫工作

把精准识别做深做细做准做实

广西新闻网 -广西日报梧州讯  (记者/魏恒)自上个月全区精准扶贫攻坚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各地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广泛开展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目前正处在入户调查评分阶段。11月7日至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深入梧州市苍梧县、岑溪市、藤县和蒙山县,重点就精准识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

在藤县塘步镇沙田村,彭清华一行爬上种满高脂松的坡地,来到扶贫户梁月德的林下三黄鸡养殖场。在党员结对帮扶和龙头企业带动下,梁月德搞起规模养殖,“靠这个三年就盖起了三层楼。”他乐呵呵地说。得知该村贫困户已从4年前的675户减少到124户,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0多元提高到6800多元,彭清华点头称赞,叮嘱驻村第一书记“要把老百姓都带起来,一户一户落实,争取全村早日摆脱贫困”。

蒙山县夏宜瑶族乡能友村地处山区,贫困人口达四成以上。彭清华先后走进贫困户莫运诗、廖仲秀家中,详细了解家庭状况及致贫原因,倾听群众对精准识别工作的意见建议,勉励他们坚定信心,在政府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双手,立志脱贫勤劳致富。

调研期间,彭清华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梧州市和蒙山县、岑溪市、藤县主要负责人汇报精准识别工作情况。有关乡镇党委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代表等参加座谈并踊跃发言,他们介绍了进村入户开展精准识别工作情况和体会,提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彭清华认真倾听,与大家共同分析原因、探讨解决办法。

彭清华充分肯定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工作队员为做好精准识别付出的艰苦努力。他表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中央和自治区对此高度重视。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识别是前提和基础。只有真正把扶贫对象摸清摸准,才能为下一步开展精准帮扶提供依据。这项工作涉及面广、程序严格、要求很高、工作量大,但越是困难越能检验党员干部的作风,越能检验各级组织的战斗力执行力,必须全力以赴、克难攻坚,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坚决打好精准识别第一仗。

彭清华说,从前一阶段识别工作情况看,各地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既有思想认识层面的,也有具体操作层面的,比较集中的是一些指标的界定问题。对于共性问题,自治区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统一标准,尽快答复,加强指导。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有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各县应在自治区确定的大框架、大原则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标准和方法,把识别工作做深做细做准做实,做到符合标准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标准的一户不进。

彭清华强调,程序公正直接影响结果公正。精准识别有一套严格完整的程序,绝不能图快图省事、该走的程序不走、该做的事情不做。要严格按照自治区的总体要求,有序推进入户登记、逐项评分、公示评议、上门复核、逐级审核、结果公告、数据采录等环节,确保精准识别全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监督。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政策解读,及时释疑解惑,把识别登记的过程变成动员群众参与精准扶贫的过程,变成干部深入群众、了解民情、转变作风的过程。要加强对第一书记、精准识别工作队员的培训、管理、监督、激励,在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的第一线锻炼队伍和培养发现人才。

彭清华还走访了藤县藤州镇礼秀新村、苍梧县中共石桥地下党支部旧址、蒙山县新圩镇古定村、蒙山镇北楼程村、岑溪市归义镇大坡村、泽仁现代商贸物流城、岑溪市职教中心,实地了解生态乡村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县域经济发展、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

范晓莉、于春生一同调研。

【 编辑:邓达  作者:魏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