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影像】玉林有种儿时记忆叫木傀戏

28.12.2015  09:19

▲数尺见方的帷幄里,木偶师一丝不苟地运筹着木偶的命运。

你看过玉林木傀戏吗?简陋但丰富的戏台,荒腔野调毫不作态的唱腔,涂满艳丽油彩的木傀人像,在暗夜的社头旁、夏凉的地坪上,铿铿咚咚、咿咿呀呀,凭籍那些千古传说、侠义故事,唱念出台上台下的悲喜。

玉林的木傀戏属于杖头戏,一两根木杆直通木傀的头部和臂部,演员借此操纵木傀。那些木傀,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备,浓墨重彩的脸部和华美衣着,栩栩如生,旦角头顶乌发珠翠,衬得眉眼更为传神细腻,未语已含情。

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初,大概是木傀戏在玉林最鼎盛的时期,那时不光乡下,城区里也不时有演。吃过晚饭的人们搬出小矮凳,老人不忘带上蒲扇,一齐去往社头或地坪。老年人易入戏,听得滋滋有味;小孩开始图个热闹新鲜跟着去,到后来,扯动奶奶或外婆衫角要求回去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有的老人拗不过,叹一口气起身,一手拎小凳一手挽孙儿离开戏场,有的小孩则在老人怀中进入梦乡,任由它台上刀光戟影、爱恨情仇。

这会是多少人的儿时记忆?多少人的深刻乡愁?

八才子》、《薛仁贵征东》、《杨家将》、《刘备招亲》、《岳飞传》……这些传统剧目是木傀戏班常演的,有时一出戏要连续几晚才能唱完。玉林木傀戏多为单人或双人木偶,由一两个人从头到尾演出一台戏,打鼓掌板敲锣则由另一人担当,有时他也会在后台兼顾配合一些道白。

玉林的乡土木偶师大多垂垂老矣,年轻人并不适应这种一句词要咿呀好一段才说得完的表达方式。木傀戏或许就是用来沉淀的,当生活阅历足够厚重,才会沉得下心,在别人的故事里,若有若无、不动声色地演绎自己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