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感谢家人的付出 他们的理解支持是坚强后盾

16.09.2015  17:31

  

  一到周五,只要徐华回到家,便拥着孩子,给她讲“兔子剧团”的故事 记者李琴摄

  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徐华心中,家,是一个能让他安心的地方。南宁市二中凤岭校区启用后,由于学校实行寄宿制,学生全部在校寄宿。徐华与学生一道,在学校同吃同住,极少回家,全身心扑在工作中,全心思花在学生上,能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每一次相聚都格外珍贵。

  徐华心里不是没有家人,是父母妻子的全力支持,成就了他可以一心赴到工作上。

   女儿:我有一个“星期五爸爸

  徐华有一女儿,名叫徐子涵。

  2010年4月25日,徐子涵出生,因为早产体重仅3斤9两,一出生就得送入婴儿监护室,但此时离高考仅剩一个多月时间,徐华牵挂着正在紧张备考迎接人生考验的两个班120多名学生,同样身为高中老师的妻子也非常理解徐华当时的心境,她说:“我也是带过高考班的,学生们可能一辈子就这么一次高考,你忙,家里就由我们来照顾。”徐华万般不舍,也只得将妻女托付给家人。

  2014年4月,女儿生日。愧疚于平日里不能好好陪伴女儿的徐华很认真地问子涵:“你生日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女儿连想都没想便回答:“我要你好好陪着我。”与其说这个愿望单纯,不如说听起来让人心酸。但连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到女儿生日当天,徐华再一次工作到深夜,直到凌晨5时在学校宿舍里一个激灵醒来,才想起承诺。驱车回家,上床假睡,但徐华太累了,“假睡”醒来,女儿已经上幼儿园去了。

  5年来,徐子涵渐渐长大。徐华的心里对女儿总有些许愧疚,所以哪怕只有一点点时间,他都会用来陪伴女儿。

  文文静静的徐子涵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快乐又可爱的。

  在女儿的记忆里,爸爸总是很忙,她只能周五的晚上才能见到爸爸,所以她给爸爸取了外号——“星期五爸爸”。

  “子涵爱爸爸吗?” 如果有人这样问,她会立马歪着头害羞地回答:“当然了!”她稚嫩的声音里,透着对爸爸浓浓的爱意。虽然“星期五爸爸”在家的时间少,但对孩子的爱一点也不少。一到周五,只要徐华回到家,便拥着孩子,给她讲“兔子剧团”的故事,而子涵则会跳舞给爸爸看。徐华结束周末休息返校,出门前,子涵会贴心叮嘱爸爸:“你路上要小心开车,到了记得给我打电话哦!

   妻子:他是个重情重义的男人

  徐华的妻子蒙丽同样是一名老师。

  在妻子眼中,丈夫徐华是一个朴实而实在,对工作和家庭有责任心,在忙碌的工作中,尽量做到工作和家庭两头兼顾。她最欣赏徐华那份朴实,在工作中的那份探究和进取心。“我们都是老师,我也带过毕业班,我理解他,也支持他。

  “他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只是现实情况无法允许他两边都兼顾得很好,但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 他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蒙丽出身于教师家庭,受担任了几十年班主任的母亲影响,她也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走上了三尺讲台,如今是南宁十中的一名化学老师。在追求教育事业的道路上,蒙丽遇到了徐华,也因为教育,他们有了许多共同的话题,有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17年来,他们互相理解支持,互相扶持,携手并进。

  徐华不善表达,但偶尔也会给妻子一些小惊喜,送一些小礼物。在教学事业上,两人互相讨论教学工作,徐华会给蒙丽提一些建议。在生活中,为了让徐华无后顾之忧,蒙丽则担起照顾家庭的主要责任,成为徐华的坚强后盾。

    父母:我们尽全力支持他

  讲起徐华的事情,两名老人几度落泪。在妈妈心中,徐华仍旧只是一个孩子,她会担心儿子顾不上吃饭,影响身体,儿子太累了她会心疼。实在想念儿子了,她就和老伴一起坐公交车到凤岭宿舍区看一眼,给他做上几道爱吃的菜,只是因为徐华太忙,他们能坐下一起吃顿饭的时间并不多,大多是做好了留给徐华放学后自己吃。

  徐华祖籍四川,父母都是铁路上的工作人员。高中以前,徐华在四川上学。父母在铁路上东奔西秀,年少的徐华自己照顾自己,从未喊过一声苦。上学路途遥远,路况艰辛,他背着书包在大山里踏出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工作后的徐华,依然坚守着这份坚韧的品质。

  今年7月,徐华积劳成疾得了肺炎。心疼儿子的徐妈妈本来想着要给学校领导打电话帮儿子请假,但是被徐华拒绝了。“他有时候生病都不让我们知道,自己看过医生了才告诉我们,但是如果我们有什么事,他就会立马打电话回来问情况。”徐妈妈说,儿子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学生身上了,他们能做的,就是无条件支持他,把孙女照顾好。“我们没有文化,看见他白天忙着上课,晚上忙着陪学生自习,我们就过来帮他带孩子。

  徐华心里深深感谢着家人的付出,是父母妻子的全力支持,让他可以安心地全力以赴的工作。(记者 李琴)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