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富民“集结号”——忻城县开展实施扶贫攻坚“十大工程”纪实

20.05.2015  19:44

吹响富民“集结号”

——忻城县开展实施扶贫攻坚“十大工程”纪实

  忻城县是典型的石山地区贫困县,经过20多年的扶贫开发,由当初曾被联合国官员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大石山区贫困县,嬗变为科学发展进步县。正因为是大石山区,忻城的扶贫开发才有其特色。坚持以精准扶贫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扶贫、金融扶贫、培训扶贫、旅游扶贫、救济扶贫、社会扶贫、结对扶贫”十大工程的生动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成为打开贫困农户幸福大门的金钥匙。本期《忻城新闻》重点展示其中四大工程的做法。

  扶贫搬迁奔富路

  “我儿子结婚啦!不久我就可以当爷爷了。”大塘镇龙安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那赖屯新村的村民莫思掩饰不住内心喜悦。近日,笔者走进那赖屯,只见一栋栋整齐划一的小平楼拔地而起,房子外墙装饰一新,房前屋后栽花种树,家家楼顶装上太阳能,户户屋里传来欢笑声,一派祥和景象。当笔者问起搬迁出来的感受时,莫思说,以前他们住在山窝窝里,别人给儿子介绍对象,对方都嫌弃山里条件差、生活苦,谈了好几个都不成。如今从山里搬到那赖,用电、用水、出行都方便了,赚钱也容易了,儿媳妇也来了。

  莫思家的变化只是忻城县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忻城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扶贫搬迁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帮助那些生活在“不通电、不通路、不通水”“三不通”偏远山区的贫困户,逐步搬迁到通路、通水、通电的地方居住,扶持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自2011年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开发项目以来,忻城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认真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在城南新区、红渡镇、思练镇、大塘镇建设了安置点。截至去年底,全县“三不通”村屯全部完成搬迁,今年2月,城关镇加海村弄春屯、龙头村橙椅屯“两不通”村屯的21户70名村民又顺利搬进城南新区安置点。目前,该县已有5000多名贫困村民搬至安置点,过上幸福生活。2015-2016年,该县计划完成搬迁1.6万人,其中城南新区安置1万人,红渡镇、思练镇分别安置3000人。

  农民要致富还得靠技术。针对入住安置点的农民,该县加强对他们进行产业扶持和科技培训,同时引导他们到县城、集镇从事非农行业工作,到附近的缫丝厂、石材厂、木材厂、方格簇厂、农场、庄园打工挣钱,成为产业工人,实现“无土致富”。

  培训扶贫拔穷根

  3月18日,红渡镇西江村板客屯柠檬种植基地现场,来自南宁的专家组就柠檬种植技术进行现场培训,为农户答疑解惑,吸引了来自周边村屯广大群众到场听课;4月8日,马泗乡部分村干和群众代表受县挂点领导邀请进城看变化,先后来到育肥牛基地、百香果种植基地等产业基地学习培训;4月28-29日,忻城县邀请广西农科院技术专家组到该县“传经送宝”,全方位就全县农业产业进行精准把脉,有针对性地给予技术指导。

  ……

  一项项举措、一次次行动,是该县大力实施培训扶贫,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帮助群众“拔穷根”的缩影。今年以来,该县通过邀请有资质的技术专家团队、组建扶贫培训工作组进村入户等形式,创新对贫困群众进行能力提升培训扶贫,拓宽其就业渠道,提高收入。一是培训内容由贫困群众决定。通过到村调研、电话询问、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征集贫困群众的意见,摸清他们的意愿,找到农民需要的农业实用技术知识,聘请专家按“单”备课,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二是通过“走出去”,组织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外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提升能力。三是通过“请进来”,聘请省内外农业专家上门授课,现场指导。

  据悉,该县通过采取“订单式培训、递进式就业”模式,坚持“送技能下乡、送服务上门”的方式,各企业开展农民工技术培训10期,1000多人得到就业安排;全县32名贫困学生获得“雨露计划·助学工程”职业学业资助共计9.6万元;全县举办新型农业机械使用、农作物种植新技术、种桑养蚕综合防治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47期,培训农民2.77万人,印发技术资料3.4万份。

  救济扶贫解民忧

  家住红渡镇雷洞村的韦大娘每个季度都拿着存折到镇上去查低保到账情况,“看着低保的钱到账,心里就感觉特别踏实。”韦大娘激动地说。像韦大娘这样,享受到低保的困难群众,在忻城县已有近1.5万人。而这,只是该县实施救济扶贫工程当中的其中一项。

  近年来,忻城县大力实施救济扶贫工程,初步建立了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以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为辅助的扶贫助困体系,用实际行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送到每个角落。城市低保提高到280元;农村低保提高到110元;去年全县发放城乡低保金2062.055万元;去年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737.31万元;全县已建设幸福院15所……一串串数字,是忻城县实施“救济扶贫工程”,高度关注民生,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困难的真实写照。

  “国家政策好呀,为我们山区老人提供了这么好的养老场所,让我们老有所依老有所靠。”在古蓬镇幸福院里,70多岁的梁大爷说起自己住进幸福院的事就特别高兴。特困人员供养应养尽养是忻城县推进救济扶贫的重要一环,全县现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698人,集中供养的老人住进了农村幸福院,享受着党恩福泽。

  不仅如此,忻城在解决突发事件以及重大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临时生活困难时,也做到了应救尽救。如2013年,北更乡遭受到特大冰雹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经济损失严重。为保障受灾困难群众渡过难关,政府投入救助经费154万元,为13000多名受灾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只要还有一个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就永远在路上。今年,忻城县继续深入实施救济扶贫工程,并将其列为该县2015-2016年扶贫攻坚“十大工程”之一,除继续发放低保及现有的各种救助资金外,政府还将出资100多万元,再整合社会资金约300万元,积极做好包括“大病医保”等在内的保险救济扶贫工作。

  结对帮扶暖人心

  家里没有卫生间,对于一个身体偏瘫的人来说是何等不便,北更乡下加那屯蓝小妹就曾遇到这样的难题。在家里建个简易的卫生间,是她心中最大的梦想。

  然而,蓝小妹的小孩才9岁,丈夫是干不了重活的残疾人,这个梦想在她看来实在太难了。

  不过,让蓝小妹想不到的是,县委宣传部把她家作为结对帮扶联系对象后,崭新的家庭卫生间不到一个星期便建好了。

  如何让机关党员干部“沉下心,扑下身”到群众中办好事、干实事?去年以来,忻城县结合实际,开展覆盖全县的“包村联户”工程——让四家班子领导联系帮扶全县130个行政村(社区),让每个县直单位至少帮扶10个自然屯,每位干部至少与1户贫困户结对子,联系帮扶15户贫困户,机关干部联系帮扶覆盖全县所有农户,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向农村基层组织的“末梢神经”延伸。

  “现在的干部太好啦,进新房那天送来电视机、电磁炉、棉被、大米等一大堆东西,比亲戚朋友送的还多。”高塘村弄况屯87岁的彭桂花回忆去年从大山里搬迁到城南新区时的情景时滔滔不绝。

  据了解,两年来,忻城县已在城南新区住宅楼举行三次易地安置集体搬迁仪式,共有三批132户438名村民成了城镇居民。为了让这些无田无地的村民在这里安居乐业,县委、县政府采取“一对一”结队帮扶措施,要求每个单位负责帮助一个农户做好搬迁工作,让每个搬迁户都能欢欢喜喜进新房,快快乐乐过日子。

  目前,忻城县还有贫困群众10.78万人3.09万户,为了让这些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幸福生活,今年以来,忻城县组织4000多名干部分批次深入农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共为民办实事300多件,以实际行动打通了干群之间的“血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