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总理嘱托坛板坡奋力前行 村里三年旧貌换新颜

10.03.2017  10:09

  坛板坡如今村容整洁,成为美丽的山村

  村里建起感恩亭,感谢党给予的好政策和细心关怀

  3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西代表团,与代表共同审议报告。其间,南宁市市长周红波拿着画册向李克强总理汇报良庆区那马镇坛板坡综合示范村新村建设风貌。坛板坡的新发展让总理喜笑颜开。

  2013年7月9日,李克强总理走进坛板坡考察调研,鼓励村民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发展现代农业。从此,坛板坡人牢记总理嘱托,从2013年9月开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奋发图强,克难攻坚,建设家乡发展经济,曾经的贫困山村如今已经脱胎换骨。

  村里的公共文化娱乐设施相当完备

  村民组建了腰鼓队,丰富文化生活

   产业全年无休  农民收入不断

  3月9日,坛板坡上空飘着绵绵细雨,广西百圣美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百圣美川)综合管理部助理黄师强像往常一样,认真地整理公司的蔬菜展示区。黄师强是土生土长的坛板坡人,之前与妻子在外地打工长达10多年。2013年底,他回家乡办理孩子户口事宜时,看到村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从而产生了回家就业的念头。

  “2013年7月,李克强总理来到我们坛板坡,鼓励支持大家谋发展。我跟妻子一商量决定不走了。”如今,黄师强和妻子林艳一起在广西百圣美川工作,除了土地流转的租金外,两人每个月还能有近6000多元的工资收入。

  在坛板坡,像黄师强这样选择返乡就业的人越来越多。三年前,坛板坡的农业经营方式很单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沿袭传统耕作模式,产出效率低。2014年,坛板坡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了4家农业龙头企业。目前,村里有1800多亩火龙果基地、1150多亩柑橘基地、430多亩大棚蔬菜基地和800多亩铁皮石斛基地等,一年四季都有收成,意味着坛板坡的产业“全年无休”,农民收入不断。

  可以说,这三年多来,总理的关怀和期望,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社会各界的支持,激发了坛板坡村民干事创业的热情。村民思维变了,眼界宽了,观念新了,他们以主人翁精神,克难攻坚,树雄心、摘贫帽、挖穷根,人均年纯收入从2012年的3800元增加至2016年的9256元,增长了143.5%,农民的“钱袋子”都鼓起来了。

  2013年前的坛板坡

  村民以“实体店+电商”的模式经营农家产品特色店

  触发村屯“蝴蝶效应”  营销使用“互联网+”

  让坛板坡人更为高兴的是,引进的4家农业龙头企业越做越好,触发了村屯的“蝴蝶效应”。

  2016年,广西百圣美川在坛板坡种植了一大片薰衣草,去年开花季迎客30多万人,今年预计迎客达60万人以上。“我们公司计划分三期打造,一期主打有机种植,二期主打休闲旅游,三期主打休闲养生养老。随着项目的逐步上马,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坛板坡。”广西百圣美川总经理李德华分析说,项目的完善,会增加就业的需求量,可以吸收更多坛板坡以及周边村屯的劳动力,同时会促进村里的经济发展,如提高当地土家农产品的销售量、带动农家乐发展等。

  如今,坛板坡已经有2家农家乐“应运而生”。永青农家菜馆掌门人的女儿黄雪静今年26岁,之前在广东从事服装生意,去年回家帮助父母打理农家乐后,就决定留在家里当“助手”了。“随着坛板坡的不断发展,来这里游玩的旅客越来越多。每逢节假日,家里菜馆的生意都挺火爆。”黄雪静说,不忙的时候她还可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如今这样的生活还挺舒适的。记者留意到,在菜馆入门处设置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后可以通过微信与菜馆进行预约和点菜。“互联网+”的方式已悄然走进了农户家里,农民的自我营销模式已发生巨大变化。

  在坛板坡还有一家不得不提的特色店,那就是村支书黄飞达在去年底开设的“乡野人家土特产”展卖店。走进店里,即可看到置物架上摆设着各种纯手工加工的农家特色产品,有辣椒酱、藕粉、野生蜂蜜、米醋、土家花生糖等。黄飞达介绍说,“乡野人家土特产”走的是“实体店+电商平台”相结合的经营方式,不仅有实体店,还有淘宝店、微店和微商城,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村民销售自家的农产品和手工品,增加他们的收入。

  下一步,黄飞达将鼓励更多的村民加入“微商”队伍,同时扩大销售产品的种类,让好的农家产品成为宣传坛板坡的一个重要渠道,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坛板坡。

  村民在产业园打工,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

  村民们办起了农家乐发展农业旅游

  土地流转“解放”双手  文娱荒村变成欢乐村

  坛板坡富裕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跟着丰富起来。

  时下正值春种的时节,但坛板坡村民黄梅娟却在忙着排练村里舞蹈队的新节目。“以前我就没想过自己能有时间唱歌和跳舞。土地流转后,不仅‘解放’了我的双手,还给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生活空间。”作为村里文艺骨干的黄梅娟说,2013年前的她就是面朝黄土、日夜耕作的农民,村里发展起来后,不仅家乡面貌发生了巨变,自己的生活也发生了质变。

  三年来,坛板坡成立了嘹啰山歌队、腰鼓队、秧歌队、粤剧队、学生合唱团、篮球队等。无论是传统节日、重大活动或是农闲时节,村中都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昔日的文娱荒村变成了欢乐村。黄梅娟还说,坛板坡文艺队名气如今越来越大了,经常有单位和商家邀请他们外出表演。

  如今,在坛板坡人的眼中,家乡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三年来,他们不忘总理嘱托,上下团结一心,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前行,使贫困小山村迅速脱胎换骨:从喝水难到拧开龙头就有水、从泥水路到水泥路、从“脏乱差”到“洁齐美”、从无名小村到示范村坡……面对未来,坛板坡人将继续发奋图强,一起抒写小村庄的辉煌新篇章。 (记者 覃琳/文 赖有光/图)

  从家庭耕种到土地流转,村里建起了柑橘基地

  村民成立养殖协会,养殖的虫草土鸡市场前景好

编辑:罗宁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