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患者出路在何方 请给"星星的孩子"一个支点

17.05.2015  11:40

 

王女士说,治疗孤独症的路再难走,她都会陪着孩子走下去。记者 李平平摄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群孩子,看上去跟一般的孩子无异,但他们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好像地球上发生的事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人们给这个孤独症群体起了个名字——“星星的孩子”。5月17日是第25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助残日主题是“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记者走近孤独症儿童、患者家庭以及相关从业人员,了解他们的现状及困难。

    案例一:租间房子每天陪儿子参加训练

    王女士是个33岁的年轻妈妈,5月14日下午,记者在南宁儿童康复中心见到了她和她年仅4岁的孩子小明(化名)。

    王女士的家在桂林全州的农村,“孩子两岁多的时候还不会说话,也不跟人亲近,只喜欢一个人看电视,叫他也没有反应,不过哭闹都还是挺正常的。”王女士说,直到去年她才感觉到孩子不对劲,“去年年初到桂林多家医院去检查,医生都说孩子大脑没问题,后来到南宁检查,才知道孩子原来患了孤独症”。

    从去年开始,王女士就在南宁市的城中村租了一间简陋房子,月租200元,全天陪伴儿子在学校参加训练,6岁的女儿全托在幼儿园,孩子爸爸则在广东打工。“半年下来,训练费以及治疗费等花了七八万元。去年孩子的爸爸还寄些钱来给孩子治疗,由于效果不好,今年他爸爸已经放弃给他治疗了,基本没再给什么钱。”王女士说着,眼圈顿时红了,“今年差点就没法来学校参加培训了,幸好老师帮申请了救助项目,得到一些补助,孩子的外公外婆也提供了帮助,才得以继续来学校,但有些治疗项目实在是拿不出钱来做了,周末我只好带着孩子去做点小买卖,补贴一下生活。

    “刚来的时候,儿子都要抱着才能上课,最近变化挺大,当他喊出‘妈妈’时,我感动得都哭出来了。他现在还会听老师的一些指令了,并模仿老师的动作,要是不来参加训练,就不会有这些变化了。”王女士的眼里现出了希望,坚定地说,“今后不管怎么难,我都会继续坚持给孩子治疗。

    案例二:经过辛苦训练终于能开口说话

    另外一名孤独症儿童小东(化名)今年7岁,从两岁多开始就在南宁儿童康复中心参加训练治疗。几年来,一直是他的奶奶崔女士陪伴他训练,孩子父母之前在宾阳工作,前段时间都下岗了,最近孩子爸爸去了广东打工,妈妈待业在家。

    “这几年来孩子进步很大,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在老师的辛苦培训下,4岁多的时候已经会一个字一个字地说话了,当时真是好开心。”崔女士说,“现在课本上很多字他都会认,也会整段读了,还有了一定自理能力,可以自己穿衣服、刷牙、洗澡。以前曾走丢过,现在孩子一不见奶奶,就会主动回来找。

    崔女士目前也是在康复中心附近租房陪孩子。记者了解到,小东一个月的训练费、生活费至少要四五千元,这5年下来至少花了20多万元。由于孩子的父母工作不稳定,孩子治疗的支出大多是从老两口微薄的退休金中省吃俭用挤出来的。崔女士说,没算过总共花了多少钱,“只要孩子能不断进步就很欣慰了”。

    调查:治疗机构太少远不能满足需求

    在南宁儿童康复中心近年来举办的助残日活动上,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参与到捐助活动中,去年该中心收到的捐助善款、物品累计约达53万元。自治区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社区康复指导科科长黄艳植说,随着近年来影视节目以及孤独症日等宣传,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注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但社会上并不了解孤独症孩子真正的困难在哪里。

    “目前针对孤独症儿童资助的项目不多,主要有国家七彩梦计划和福彩公益金智障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一人一年能申请1.2万元,但能申请到救助的孩子的比例非常少,全区一年只有约1700人能申请到救助。”黄艳植说,即便申请到名额也没有足够的机构去做治疗,智障和孤独症治疗机构是非常少的,如自治区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由于受限于场地、师资,一年只能给30个孤独症患儿做治疗。“目前区内智障、孤独症的训练治疗机构大概有100家,一般的小机构只能收10多个孩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说法:孤独症孩子要早发现早治疗

据南宁儿童康复中心主任韦美宾介绍,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先天性的脑发育障碍疾病,属于精神病类一种。“以前一般要两岁以后才能诊断,现在一岁多一般也可以诊断了,国内发病率大概1%,近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所以越早发现早治疗越好。”韦美宾说,“很多家长不了解孤独症,以为即使小孩两三岁时不会说话,长大自然慢慢会说,其实不是这样。

    据介绍,这种病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社会交往障碍,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没有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其次就是语言发育障碍,不会说话,有小部分是一两岁的时候有语言,然后会慢慢退化到没有语言,来中心训练的孩子有些可能要一年时间才会叫爸爸妈妈;第三就是行为刻板重复,兴趣比较窄,智力落后。

    韦美宾说,孩子在康复中心参加训练至少要有一个陪人,一个月训练费、生活费至少要5000元,能坚持下来的妈妈多一些,有些爸爸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不闻不问或者离婚了。不过,也有些父母双方都能坚持下来。

    韦美宾表示,孤独症孩子很难完全康复,但经过长时间训练,90%以上的孩子会有进步和改善,“孩子的训练是终生的,六岁之前还好,六七岁时要上小学了,就会面临问题,很多学校不愿意接收”。

    韦美宾表示,很多家长希望通过两三年的训练,让孩子能生活自理就行了,起码长大了能待在家,让家长能放心出去打工。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能让患者在家自理,就能减轻社会负担”。韦美宾认为,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黄艳植也呼吁社会各界多多关注和帮扶孤独症儿童,从制度、资金、配备等多方面进行支持。(李平平 贾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