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投资集团腾跃发展纪实:"合"得来就"混"得好

25.12.2015  08:24

“合”得来就“混”得好

——广西投资集团腾跃发展纪实之二

广西新闻网 -广西日报记者  李  耿    通讯员  冯旭波  王  雪

“混合所有制经济”,在今年国家开启新一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后,再度成为改革的重头戏和时代的“关键词”。

作为广西经济腾跃发展的排头兵,广西投资集团有着丰富的“混改”实践,也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战绩:参控股9家企业,仅用18.5亿元的资本金,撬动了43亿元社会资本投资,实现2014年营业收入200亿元、利润总额10.9亿元……

这份靓丽的成绩单,生动地阐述了“合”得来就“混”得好的“硬道理”。

合纵连横率产业突围

为何“混”?如何“混”?跟谁“混”?

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为“混”而“混”,而要通过推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改”,增强国有经济整体的活力、影响力、控制力,同时带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对此,广投人有着清晰的认识。谈起他们的“混改”之路,不能不提一个产业,那就是“铝”。

广西拥有铝土资源“富矿”。2000年起,广投将铝作为主导产业,并逐步掌握了丰富的铝土矿资源。但由于铝产业特殊的终端市场定价机制,广投在定价权上一直受制于人,只能“捧着金饭碗找饭吃”。

“想要真正体现掌握上游资源的优势和价值,唯有延长加工链条把产业之路走得更远。”广投集团副总裁、广投银海铝董事长吴大奎说。

面对新的产业环节,实力强大的广投有能力“白手起家”,但也意味着可能付出高昂的机会成本。综合研判下,广投把目光投向在当时已占据铝加工大半壁江山的民营企业。

一方有资源实力,一方有经验渠道,2010年各方一拍即合。广投与民营资本共同投资组建广西广银铝业有限公司,并通过这个平台迅速完成全国布局。仅两年多时间,广投就在国内建立5个资源型铝棒生产基地和3个“市场型铝加工工业园”,打造了跨区域、跨工序的铝加工中上游初级产业链,探索出一条“广银模式”。

迈上新高度,新挑战接踵而来。

虽然广投“铝板块”业绩骄人,但仍是一种“重资产、高产值、低效益”的发展模式:缺乏自己的知名品牌,销售借助他人渠道,市场开拓艰难……尤其在大宗商品步入下行周期,全球电解铝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盈利能力进一步下降。

困局之下,这块“铝”是否仍是“香饽饽”?有无必要继续做下去?

在广投集团董事长冯柳江看来,这些难题,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意味着节能环保成为“刚需”,生态经济需要更加强劲的“绿色动力”。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铝产业承载的“轻型化”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交通运输工具、新型建筑材料等应用市场十分广阔,“率铝产业突围,我们还刚刚上路”。

欲往利润最丰厚的产业下游拓展,品牌成为关键。但吴大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万吨产能的铝加工企业投资约20亿元,前5年可能都是亏损,这些亏损和前期投资就是打造品牌的成本,这还没有计入珍贵的时间成本。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有时。“混”出经验的广投人又一次在“混”中尝到甜头。今年8月,广投与世界知名铝企亚洲铝业合作成立品牌联盟公司,创造出铝工业一种全新的轻资产模式:广投的资源、产品与亚铝的品牌、渠道结合,取其所长,避彼所短,融合成开疆辟土的利器。

“这次合作为广投集团走向市场开辟了一条‘高速公路’,十几年积累的重资产投资价值一下被带动起来。”吴大奎说。

“借助品牌的力量,我们可以借鉴苹果、小米模式来卖铝产品,有望创造几百亿元甚至千亿元的产值!”冯柳江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