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业抢滩南宁高端养老 邕城养老业迎来春天?

03.08.2015  12:46

  编者按

  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大养老服务体系投入力度。各地要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确保将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50%以上用于养老服务业。同时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作用,积极支持社会资本进入。

  7月16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称,未来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趋势中,民办民营养老机构将成为发展主体,养老机构的市场化趋势将会更加明显。南宁的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趋势如何呢?记者进行了调查。

  养老公寓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步入式浴缸和电动马桶等

  养老公寓里,紧急呼叫装置安装在卧室床头,方便老人使用

  去年以来,首个复合型养老保障计划项目、广西社会养老服务产业示范基地大型养老综合项目、投资2800万元的美好家园养老院等一批中型养老院落户南宁,这些以满足不同老人养老需求的养老服务业项目纷纷进驻南宁,让南宁整个民办养老机构的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南宁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印发,南宁打造“南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核心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密集出台,释放出政府要推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让社会资本在养老服务市场“唱大戏”的强烈信号。

  缺场地缺护理 民办养老机构困难不少

  8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南宁市五一路的仁爱养老中心进行探访。

  “真正入了这行才知道,实在太困难了。”曾任该养老院院长的陆凤新连连感叹。2002年,民办养老机构逐渐在全国兴起,眼光独到的她在青秀区津头街租了一间闲置房办起了“仁爱养老院”,也就是“仁爱养老中心”的前身。“当时床位仅有38张。虽然简单,但是很受老人的欢迎。”陆凤新说,2013年在津头租的房子到期了,房主不愿意续租,无奈的她只好重新觅址,找了大半年,最后才“安家”在五一西路。“去找房子时碰了很多‘钉子’,人家一听说是要租来办养老院,都不愿意租。

  除缺场地让陆凤新头疼之外,护理人员的缺乏也让她苦恼不已。现在护理员的工资一般是2000元/月,还包吃住,但即便是这样,愿意做的人也很少,尤其是年轻人。养老护理员为什么难找?记者了解到,一是待遇低,二是很多人观念上不接受。另外,照顾老年人,尤其是一些身体有疾病的,让护理员有很大压力。

  更重要的是,“以前老人家有吃、有住、有人伺候就行了,现在时代进步了,老人的要求也多样化了。这也给养老院提出了要求,就是要服务周到、贴心,要让人满意。”陆凤新说,虽然护理人员接受过专业培训,但如果老人家有什么头疼脑热,并不能提供专业的护理。要提升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需要很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设施差、人员缺、技术弱,是南宁市众多民办养老机构的比较典型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