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淡抹浓妆绘壮乡(1/8)

24.06.2015  18:42
图片载入中,请稍候...
  1981年《梨花时节》 柒万里(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美丽南方”艺术呈现④——中国画篇之二

淡抹浓妆绘壮乡 

刘  新  韦俊平

上世纪80年代,就美术界而言,此时的中国画强调进一步贴近现实生活,表现少数民族的现代风情、时代气息,以及恢复和追求山水、花鸟画的纯粹之境。广西多年来美丽的民族风情、土地之爱,在这一时期获得更全面、更自由、更抒情的表现。工笔画此时整体崛起,给步入新时期的广西中国画艺术吹来一阵清新之风。郑军里的《金秋》《入赘·喜悦·新绣·佳节》《盛夏图》,柒万里的《夜歌》《梨花时节》,李伟光的《远山》,潘爱清的《丰收图》《庆丰收》(与李钊合作),李钊的《山居图》,岑星品的《年夜》等是这时期工笔画的新锐,也是代表性作品。这个优势一直保持到2000年以后,而且传承有序,文脉清晰,格调不俗。如魏恕的《苗女牧归图》《一川红映夕阳间》,关洁的《秋声》《宋庆龄像》,黎冰颖的《大板瑶新嫁娘》等都是工笔画力作。

步入新时期的写意山水画普遍走向为祖国山河立传、为美丽南方讴歌抒情的表现方向。如黄独峰的《青城上清宫》,卢汉华的《青城一线天》《九华峰高》《榕荫古渡》,阳太阳的《源远流长》,覃绍殷的《右江颂》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好作品。加之黄独峰先生招收第一届研究生,黄格胜、陈玉圃携新山水风格进入画坛,给广西山水画注入了难得的学院气息。尤其黄格胜《漓江百里图》以百米长卷形式,分主题、时辰,逐段披览漓江景致,于他于广西,至今仍是难以逾越的经典,标志广西大山水和漓江山水画新时代的来临。从山水画层面来讲,过去无论是教学,还是创作,都相对弱势于人物画;此时艺术回归正轨,山水画得到恢复和重视,首先从学院教育上拿出了可喜的成果。

中国画人物画以郑军里《华夏人物系列》为代表,以笔墨酣畅豪迈的气度,开广西写意人物之风气,这种滋润酣畅的水墨风格由此奠定,并逐渐转向少数民族风情生活的表现,创出了一个华滋丰润的南方新唐风的水墨风格,成为广西对外的一个重要艺术标识。此外梁耀的《小河水涨大河满》,以及舞蹈人物和少数民族人物画,何伟仁那种偏于朴拙的民族题材的写意人物,如《小憩》《晌午》,也以新的艺术手法跻身画坛,成为这时期写意人物画很有影响的国画家。

1990年代以来,尤其是漓江画派的逐年培育,在这块土地产生出一批优秀的山水画家和花鸟画家是顺理成章的事。山水画、花鸟画得天时地利之优势,阵容迅速扩大,成就突出,一批着意表现南国情调、抒怀八桂山河的作品成为广西文化传播中抹不掉的视觉图像。如张复兴的《侗乡秋高》《一溪寒水出秋山》;肖舜之将人物、山水、花鸟三科打通,风格清晰;姚震西、伍小东专攻花鸟,其作品风雅高洁,兼以地域情怀,也代表了广西花鸟画的新高度;黄格胜、左剑虹、徐家珏、王雪峰、钟涛追求山水画的新笔墨新意境,专注表现本土地域题材,在具有惯性的民族题材和传统画科上另开新局,精进求新,寻求对过去成就的超越,着意广西地域精神的塑造和表现,这些都成了引领广西山水画艺术的精神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