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探访乐山“麻风村” 他们自觉地躲开外界

01.02.2015  18:26

  ■ 对于麻风病人来说,面容的残缺、身体的伤痛,远远抵不过世人的偏见和鄙夷。他们最渴望的,还是回到“梦中的家乡”。

  ■ 更多的时候,麻风病人是沉默的。即便是打了多年交道的人,也难以进入他们的内心。

  ■ 他们居住的村庄,是附近人们偶会提及的“麻风村”。人们不会主动与他们来往,他们也自觉地躲开外界。就像福柯在他的《疯癫与文明》中写道:“这些地方已不再流行疾病,但却荒无人烟。”

  记者历时半月,行程1000公里,探访乐山最后的“麻风村”。

  他们曾被视作“被风吹来的魔鬼”。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患有麻风病,他们被隔离居住在深山的医院里。病痛的折磨给他们留下肢体的残缺,外界的歧视让他们遭受精神上的苦难。

  在马边彝族自治县下溪乡的“麻风新村”、金口河区吉星乡的皮肤病防治所、夹江县歇马乡的康复医院,至今仍居住着30多名麻风病康复患者及历史病人。时间最长的,已经在这里住了半个世纪。

  由于长时间与世隔绝,加之普通人对麻风病的误解和偏见,走出麻风村已成为他们虚幻的梦想。医生撤离之后,在这深山野林里,大多数时候只有相依为命的康复者。久而久之,这里成了地理和人性的双重荒岛。

   偏见,将他们隔离在人性荒岛

  从乐山出发,驱车3个多小时到马边县下溪乡。

  一条坡度极陡,紧靠山崖凿建的村道,是借助交通工具能够通往珍珠桥村的唯一通道。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路边不时可见滚落的石头。

  越往山上走,越看不见人烟。高山上的静寂和满目枯黄,更透着几分苍凉。

  转过一个急弯后,在一片满是枯玉米杆的山头,终于看见一排平房。门口,“麻风新村”几个字提醒我们,目的地到了。汽车能通行的路,在此,也到了尽头。

  通往马边麻风新村的山路

  这是2015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

  同行的民政局工作人员,随车带来了冬衣、棉被、水果等物,一一发放到他们手中。一位披着绿色军大衣的老人,努力地想要理好新衣服的拉链,试了几次都不成功。记者这才注意到他左手的残疾——五根手指向掌心弯曲,无法伸直,且只有拇指与食指完整,另外三根手指只有半截。

  “这是当年得病留下的后遗症,右脚也是畸形的,走路不方便。”老人叫高大海,已80岁高龄,本是马边县下溪乡黄金坝人。“我在这个地方来了28年,等到农历的六月二十,就整整29年了。”面对记者的询问,老人非常肯定地表示,这个日子他记得很清楚,即便往事已过去二十多年。因为那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年轻时,高大海是生产队的记分员。从初级社到高级社,干了十几年,还当了三年的粮食保管员。做梦也没想到,人到中年后一场看似无碍的病痛,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1980年的一天,46岁的高大海开始感觉四肢疼痛,“就跟打摆子一样”,眉毛也日渐稀落。到马边县防疫站检查后,确诊为麻风病。

  那还是一个谈麻色变的年代。

  人们对麻风病的认知极端而狭隘。“感觉得了这个病就是绝症,根本就不可能治好,只有等死。迷信的说法是和麻风病人说上三句话就会被传染,认为麻风病还会通过流水传染……”曾在金口河区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易朝富回忆道。

  更甚者,在麻风病肆虐中国南方最猖獗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位于大凉山深处的麻风病病患,背负着“风中魔鬼”的十字架,面临被刀砍枪杀、水煮活埋的噩运。

  染上麻风的高大海陷入被孤立排斥的孤岛:无法出门,不能赶场,受尽歧视,亲友疏远……

  揣着公社的一纸介绍信,高大海走了5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深山里的集中隔离治疗点。那段日子,是高大海一生的梦魇。从最初的忐忑、茫然,到后期的压抑、暴躁、情绪失控,这期间,有人因病去世,有人落下残疾,还有人偷跑下山却险被村民乱棍打死……漫长的等待中,高大海日渐沉默。

  3年后,高大海被允许下山。这时的高大海,妻子因病去世,膝下并无子女,五个兄弟姐妹也早已有各自的家庭和生活。唯一不变的,是乡邻依然异样的眼光,和撕不掉的麻风病人标签。

  在老家破败的老屋,高大海孤苦伶仃生活了3年。让他没想到的是,3年后病症再发。“病情加重了,手和脚开始化脓溃烂,走不了路。”这一次,高大海是被人抬上山的。他很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1986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因为这一次离开家乡黄金坝,他就再也没能回去过。

  “回不去了嘛,得了麻风病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害怕你,走哪儿去都要被人撵。”加之没有妻儿,没有土地,因病致残的高大海失去劳动能力,黄金坝的“家”,只存在于模糊的记忆里。“在这山上还是好嘛,有吃的有住的,不想下山了,下去我能干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