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宜居“软环境” 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05.11.2016  16:09
  “推动深化改革升级,激发发展动力活力”,南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六大升级”工程明确指出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在随后召开的全市城市工作会议对这一要求进行了细化和明确,提出要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突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法治化、智慧化等。目前我市立足改革创新推动城市管理,随着改革的深入,如今南宁城市宜居“软环境”不断提升,使城市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近日,买菜归来的青秀区建政社区居民谢燕云,用手机拍下了挡住盲道的电动自行车。几乎同时,附近巡逻的城管队员杨伟军手机上的“城管通”APP收到信息,立即点击“领取任务”并前往处置,然后上传结案图片到系统并同步反馈给谢燕云,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如此高效精细的管理和服务,源自我市青秀区探索的“互联网+城管”服务新模式——以“城管通”APP为主要依托的城市信息化管理新机制……这是近年来,南宁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广运用信息化为手段,实施系统治理,加快推进城市管理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缩影。

  效能提升

  一枚公章管审批

  柳药项目是经开区今年进展较快的生物医药项目之一,“南宁的行政审批速度让我们‘想不到’,从材料准备、审批环节都有贴心的服务和指导,项目从正式报建到办结施工许可证只用了短短两个半月时间,让企业少走了弯路,保证了项目及时开工和竣工,这也是项目推进较快的重要原因之一。”谈起项目快速落地的原因,项目负责人何兴进对我市行政审批速度大加赞赏。

  去年年底,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总部正式挂牌成立,市级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除国土、规划、公安等以外)统一交由市行政审批局承担,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事中事后监管,这意味着南宁市真正实现了“一个部门、一枚公章管审批”。

  作为自治区第一批推行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试点城市,南宁市行政审批局的正式挂牌破解了行政审批体制机制性障碍,建立决策、审批、监管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实现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变化”的质变,推进更高层次的审管分离。

  按照“审管分离”的原则,南宁市将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教育局等29个部门单位承担的187项行政许可权划由市行政审批局承担,撤销这29个部门单位设立的行政审批办公室。同时,将相关部门需集中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划由市行政审批局承担,将各相关部门原承担政务服务职能的编制及人员按审批工作需要划入市行政审批局。原已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26项相关服务事项,一并划由市行政审批局承担。市行政审批局负责实施职责范围内的行政审批事项,适时启用“南宁市行政审批专用章”,涉及国家和自治区层面有特定要求的事项,依法采取相应方式实施。

  “以前,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单位都集中在政务服务中心,市民像在超市买东西一样,找相关部门的窗口一一送交材料办理审批事项。现在,只需要到一个部门办理、盖一个公章就完成了。”市政务办管理科科长黄忠传说。

  户籍新政

  “邕漂”入户不是梦

  户籍制度改革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环节,去年底,南宁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即日起南宁全面执行新户口准入政策,公安机关同时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包括取消6项证明材料、实行自治区内“一站式”网上户口迁移等。

  根据南宁市政府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合法稳定住所指个人购买的商品住房,具有合法手续的自建房,受赠、继承的产权房,取得《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的租赁住房,个人购买或租赁的各类保障性住房、政策性住房和公有住房。

  南宁市户籍改革还放宽了购买商品住房、投资纳税、务工经商、企业受聘、大中专学生毕业及人才引进的入户条件,对符合具有合法稳定就业落户准入条件,但在南宁市暂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市外人员,经各级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或用人单位同意,可允许其本人户口迁入各级人才交流中心或用人单位集体户。

  为进一步推进南宁市户籍制度改革,南宁市公安局在全市(含市辖县)范围内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随着南宁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将来还有望实现户籍网上办理和网上咨询,逐步采用实体大厅、网上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户籍服务平台。今后,“邕漂”入户南宁不再是梦。 本报记者阮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