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盗墓笔记》里的那些文玩宝贝!(图)

14.07.2015  18:59

  随着《盗墓笔记》的热播,让我们见识了很多神奇的文物。对于那些文物要不要交给国家,我们暂且不论。其中各式各样的物品让我们心生好奇,一起来看一下吧!

  首先应该是大家都熟悉金丝楠。小说里面提到的是千年不朽的金丝楠木棺椁,便可想象也是极品了。想当年,乾隆爷也好这口,四处搜罗好的金丝楠木,到最后还是不满足,结果打起了明陵的主意,随便找了个修葺先陵的借口,行了偷坟掘墓之事。

  既然小说是盗墓主题的,必然少不了盗墓贼。这些人整天和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打交道,总要有点自己的护身法宝才行。小说里提到的两种,一个是黑驴蹄子,一个是摸金符。

  黑驴蹄子顾名思义就是黑驴的蹄子,传说中可以克制邪物甚至是对付僵尸。在古代,驴蹄子是传统的秘方用药之一。中国人对动物的足(就是蹄子)有很深的传统情结,至今尚存。如对猪蹄子、牛蹄子、熊蹄子,甚至鸡爪、鸭掌……一切动物足掌部分,都很迷信,视之为强身长生的灵丹妙药和上佳美味。至于降伏邪物,有一说与张果老的毛驴有关,也有说是是和黑狗血什么的类似,但都属于考证,毕竟也不是什么科学论断的东西,说不定和阿凡提有关也是可能的。

  不过话说回来,驴蹄子也算得上是骨质的玩意儿,如果制作打磨得当,想必和牛角、羊角、鹿角之类并无太大差异。若是加以装饰或雕刻,应该也会是不错的把玩器物。一边盘玩一边还能辟邪,走夜路都不怕了。

  另一个东西是“摸金符”,系古时盗墓者所用的避邪之物。相传“摸金符”是盗坟一族莫金派摸金校尉的身份证,其漆黑透明,在火光映照下闪着润泽的光芒,前端锋利尖锐,锥围形的下端,镶嵌着数萜金线,帛成"透地纹"的样式,符身携刻有"摸金"两个古篆字。网上搜集的信息显示摸金符多数是由兽爪制作而成,感觉也是可以当做把件之类器物盘玩的。

  《盗墓笔记》中有个线索性的物件儿,叫做“蛇眉铜鱼”。小说中如此描述:“……一个小小的铜鱼,我拿出来一看,那鱼的样子很普通,但是做工很精细,特别鱼的眼睛上面眉毛的地方,是一条蛇的样子,栩栩如生……”感觉作为吊坠一定别有风味。

  铜器里还有另一个东西,叫做“黑漆古”。指的是铜镜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或者土埋水浸,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黑皮壳。这种铜镜因具有极佳的耐腐蚀性能,而备受学界关注。

  历年来学者对"黑漆古"成因的研究,集中有两种观点:一为人工处理说,一为自然腐蚀说。现今学者们的争论焦点在于"黑漆古"铜镜表面的高锡耐蚀层是人工镀锡而成,还是在自然条件下由腐殖酸作用产生的。

  宝石之类的东西,小说中也有提到,印象最深的叫做“鬼玺”。据说鬼玺是鲁殇王的东西。传说鲁殇王在一巨蛇的肚子中找到一紫玉盒子,那盒子里装的就是鬼玺,鬼玺能调令阴兵。玺是始出于周,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所以,这鬼玺大致同于皇帝用的玉玺,权力之大可想而知。这个品类的文玩古玩也不在少数,不过如果真是鬼玺,那怕是不敢盘玩了,回头招出个千军万马来,又要管吃又要管住的,也是麻烦事儿。

  最后就是金缕玉衣了。玉衣也称"玉匣"、"玉柙",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这玩意儿一般人要收藏可能性是不大了,去博物馆看看也就差不多了。

  【编辑推荐】文玩爱好者,推荐关注夏姑娘(微信:cocozez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