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做“加法” 效能变“乘法”

10.11.2015  15:59
    办事效率提升,旅游项目落地,农民分享到更多改革红利……近年来,广西国土资源系统稳步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土地整治“小块并大块”等重点工作,用改革破解发展中的一道道难题,为“稳增长”注入了动力,为“惠民生”增加了活力。
    不动产统一登记驶入快车道
    9 月29 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半年工作情况:广西成为全国7 个全面完成市级不动产职责整合、14 个召开高规格全省现场会推进市县级职责机构整合的省份之一,县级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完成比例较高。
      广西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同时获得了办事群众好评。今年3 月2 日,在广西南宁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广西宝能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开发总监何昕从南宁市不动产登记局负责人手中领到了广西首本不动产权证书。
    不动产统一登记大大提升了行政审批的时间和效率,节约了企业、个人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原来办一项业务,从房产到国土最少需要20 个工作日,现在只需10 个工作日就可以办完。”何昕说。
    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块难啃的“ 硬骨头”。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广西国土资源厅高度重视,自去年9 月全区召开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会议以来,厅党组多次听取不动产登记工作情况汇报,组织专题研究部署,厅领导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地方党政领导的沟通协调,有效推动工作开展。
    2014 年9 月,自治区编办下发通知,明确将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国土资源部门承担,在广西厅地籍管理处增挂不动产登记局牌子,增设1 名副处级领导职位和1 名综合岗人员编制,并从自治区住建厅、林业厅、海洋局分别划转l 个行政编制到不动产登记局。自治区本级加强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工作调研,明确机构设置和职责边界等要求,解决了市县亟待明确的人员编制、设备划转等关键问题,有力推动了各地统一登记工作。
    2014 年11 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区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4 年基本完成职责整合,做好基础建设;2015 年建立健全机构,实现统一登记;2016 年形成制度体系,正常有效运行;2017 年实现信息共享,依法公开查询。今年2 月28 日,厅不动产登记局正式挂牌成立。4 月,广西厅印发方案,明确今年全区分三批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广西厅还联合自治区编办,对全区不动产职责整合工作开展调研,并形成贯彻落实意见。文件明确了不动产登记机构设置、职责边界、人员、编制、设备划转等内容,要求各市县于10 月31 日前全面完成职责整合工作。
      推动改革,试点先行。作为国家12 个试点之一,南宁于3 月2 日开始颁发新的不动产权证书,至10 月上旬已核发不动产权证书1.3 万余本。同时,广西厅选择田东县、岑溪市作为自治区试点。田东县目前已完成机构设置和流程再造,挂牌成立了县不动产登记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落实了人员、办公场所和设备,7 月28 日起受理不动产登记申请并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岑溪市已挂牌成立不动产登记局,落实了人员编制。
    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广西厅领导多次通过媒体回应社会关切。4 月17 日,厅长肖建刚做客由自治区纠风办和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主办的《阳光在线•厅长在线》直播节目,与听众、网友互动,并现场对社会关注的不动产统一登记等问题进行解答。9 月17 日,肖建刚应邀前往新华社广西分社,就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与网友互动交流。
    7 月30 日,广西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推进现场会在百色市田东县召开。会议要求各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动作为,敢于攻坚克难,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在广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积极推动下,经过一年多努力,自治区不动产登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自治区层面已完成职责整合,成立了不动产登记机构;市县职责整合基本完成,机构整合加快推进,截至10 月15 日,已有85个市、县(市、区)完成了职责整合,占全部市、县(市、区)的92.4%;27 个市(县、区)成立不动产登记局,占29.3%;7 个县成立不动产登记中心;登记业务系统已投入使用,信息平台建设正在推进。
    旅游产业用地改革释放红利
    桂林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近年来,受用地指标限制,桂林旅游业发展面临项目落地难题。
    2013 年6 月,国土资源部批复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总体方案。2014 年,《桂林市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若干政策》(以下简称31 条)出台,向改革要旅游项目落地空间。
      漓江逍遥湖景区位于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总投资3 亿元,规划用地3000 亩。其中,基本自然生态、观光用地2800 亩,采取租赁方式取得,租期50 年;拟征用建设用地仅200 亩(已取得50 亩出让地)。
    这位负责人透露,按照以前的相关规定,整个景区3000 亩用地要全部通过建设用地报批或征地,征地指标不足和资金投入加大会严重影响景区开发。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如同一场及时雨,明确旅游景区中未改变农用地、未利用地用途和功能、未固化地面、未破坏耕作层的生态景观用地,可按实际地类管理,不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这就改变了以往旅游项目用地不分类别,全部按照建设用地报批的做法,确保了旅游产业项目迅速落地。
    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31 条实施以来,桂林市在旅游产业用地管控、用地分类管理、农民利用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分享收益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今年上半年,桂林市国土资源部门在全面建立旅游产业用地改革政策各项操作办法的基础上,开展旅游产业用地分类实施和建立旅游用地基准地价体系,为旅游产业用地出让、租赁及作价入股等提供了操作依据。
      广西厅在规划实施管理、指标管理、转用审批、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专项安排桂林100 公顷旅游单列指标,带动了16 个旅游项目建设,拉动投资117 亿元。桂林市还颁布实施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暂行办法、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专项规划(2014~2018 年)、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初步摸清了市区低效用地再开发总规模为979.42 公顷,涉及64 个地块。通过再开发改造利用,可获得129.2 亿元土地收益,产生283.3亿元经济收益。
    探索土地整治“广西经验
    近年来,广西国土资源部门实施的“ 小块并大块”、“ 土地整理整县推进”等改革举措成效明显。
    以龙州为代表的“小块并大块”模式闻名全国。广西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已有10 多年历史,先后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00 亿元,集中开展了大石山区土地整治、“兴边富民”土地开发整治、南百高速公路沿线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土地整治和桂中农村土地整治等重大工程。目前,广西“小块并大块”整治规模已达80 万亩。近年来,广西厅又积极实施“土地整理整县推进”,为建设旱涝保收的高质量耕地开辟了新路。
      今年,广西厅大力推广“ 先建后补、以奖代补、以补促建”耕地整治新模式,以“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模式为主,加快500 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土地整治,力争完成“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100 万亩以上。上半年,广西厅加快推进总投资66 亿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共21 个县(区)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已开工项目145 个,竣工1 个;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安排资金17.42 亿元,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推进“ 双高”基地土地整治任务116.69 万亩,已完成88.9 万亩;竣工通过验收土地整治项目73 个,新增耕地面积8.31 万亩,同比增加7.02 万亩,累计完成投资额1.19 亿元,同比增加7509.9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