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推动民生福祉升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面对入学、就业、就医、养老等一系列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工作,南宁市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最大努力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7月30日,全市年中工作会议暨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推进大会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惠。
下半年,我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造福人民为最大的政绩,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积极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众生活品质稳步提升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突破口。
青秀区南阳镇的高珊珊一直有个创业梦,自从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创业培训,给她实现创业梦想提供了机会和平台。“老师讲解的如何做好市场调查、项目定位等知识,正是我需要的。”掌握了创业知识后,她成立了家政服务中心,在实现自己创业梦想的同时,还带动几十个人实现就业。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主线,坚持鼓励创业和促进就业相结合,以创业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为支撑,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上半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4.0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2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5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68%,比目标控制数4%低1.32个百分点。
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工作重点,把民生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推进4个贫困县区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公办中心幼儿园覆盖率达91.89%;扎实推进《南宁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实施方案(2017—2020年)》,市十九中等6所学校获批自治区特色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学校;新/扩(改)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一批基本医疗设备;按照“6个1”工作标准建设20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急救点……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就业创业能力日益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完备,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更加有力,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大力促进就业教育及健康南宁建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幸福民生是个大主题,这既是广大老百姓的殷殷期盼,也是党委、政府的心之所系。
大力促进创业就业,我市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业。全面落实“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和“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好医疗救助制度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全力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入住和运营管理等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重。我市将持续扩大多元普惠幼儿园覆盖面,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多样性、特色化、优质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南宁教育园区新开工学校建设,加快建设广西医科大学武鸣校区等一批学校。
同时,继续扎实推进健康南宁建设,健全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智慧健康信息工程,加快医疗信息共建互享,发展以医养结合为重点的健康养老模式,大力发展中医药及健康产业,扶持中西医、壮瑶医事业发展,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争创国家卫生城市“三连冠”。
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与民共享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7月30日,全市年中工作会议暨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推进大会对民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我市下半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市各级各部门将围绕年中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加油鼓劲,全力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加快推动民生福祉升级,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与民共享。
上半年,市人社局全力推动国家、自治区新时期就业政策落地,牵头制定出台了扶持就业创业的一系列政策及配套文件,推动全市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下一步,市人社局将依托“智慧人社”项目建设,重点创新推动“互联网+就业”“互联网+职业培训”等,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全面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让办事企业和群众实现“零跑腿”“无纸化”“一站式”办理就业业务,多举措抓好就业公共服务。
市教育局下半年将继续稳妥做好学区制管理改革,实现2018年秋季学期学区制改革全覆盖;积极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争取江南区、邕宁区、良庆区、横县、上林县、宾阳县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重点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进一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扎实推进自治区、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教育惠民工程,确保年内完成各项任务。加快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稳妥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确保小学、初中招生录取工作有序开展,依法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
市卫计委将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深入推进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特别是抓好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继续抓好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深入实施新一轮“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流程,创新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措施,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