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全面改薄” “穷校”逐步摘掉“穷帽”

11.08.2016  18:20

   全面改薄”摘“穷帽  

   ——广西消除“大班额”“大通铺”攻坚战阶段成果纪实  

    这个暑假,上林县澄泰初中八年级学生覃汕汕和同学们因为一条“新闻”而欣喜不已——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她们即可入住新宿舍楼,再也不用两人挤一个床铺啦!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学生,汕汕与不少贫困县学生一样,曾深受“大班额”“大通铺”的困扰。如今,随着我区依托“全面改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全面实施“大班额”“大通铺”攻坚,一些“穷校”正在逐步摘掉“穷帽”。一批批涉及教育的放心工程、阳光工程和民心工程,让壮乡儿女共享更加公平的义务教育。

   先进典型:  

   一个“国贫县”的教育升级  

  7月28日上午,灿烂的阳光洒落在上林县澄泰初级中学校园内。时值暑假,但这里仿佛一个大工地——一栋崭新的学生宿舍楼正在紧张地进行装修,与一旁的旧宿舍楼形成鲜明的对比。校方和施工人员都在忙碌着,他们要赶在今秋开学时,让部分学生住上新宿舍,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个单独的床铺。

  “我们宿舍12个床位,住了20来人,有的是两个同学挤一个下铺,睡觉、洗漱和上厕所都不方便。”覃汕汕告诉记者,得知下学期便能住上新宿舍,同学们都很开心。

  据校长白昌介绍,该校是澄泰乡唯一一所农村全寄宿制初中,涵盖4.2万人口的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教育,目前学生有1008名。上学期,由于学生宿舍不足,有600多学生只能两人挤一个床铺。而新建的学生宿舍楼有28间宿舍,每间12个床位。下学期开学,能完全达到单人单铺的住宿标准。此外,该校一栋投资500多万元、占地25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也在建设中,预计年底竣工。届时,师生们将搬进新教室,并拥有生物实验、音乐等8个功能室。

  另一边,该县丰镇大丰街第二小学校园内,一栋外墙如彩虹般美丽的6层新教学大楼拔地而起,门窗已经安装好,工人们正在铺设地砖——作为“全面改薄”项目工程之一,它同样将在今秋交付使用。

  “我们学校有32个班,平均每班有60人,挤得课桌都顶到讲台上。”该校韦校长说。而新教学楼能提供20间教室和功能室,下学期,学生将分为44个班,每班不超过45人,由于教师配备充足,“大班”改“小班”后,不会影响正常教学。

  以上两校的变化,是上林县“教育升级”的“样板”。据介绍,该县虽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大力推进“全面改薄”工程。从去年起,县里多方筹措资金,先后投入6200万元,新建校舍3.6万平方米,新增教室150间,其中6所学校的88间新增教室、210间新增学生宿舍将在秋季学期交付使用。至此,该县30所中小学终于逐步摘掉“穷帽”。

  看到学校两年来的可喜变化,家长们高兴地说:“能明显感觉到,现在我们乡下的中小学无论是教学楼、宿舍楼、体育场等基础设施,还是老师教学水平,都逐步在向城里靠拢和看齐。我们在乡下家门口,也能像城里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了。

   加减乘除:  

   多部门联合打响攻坚战  

  上林县的“教育升级”,只是我区实施“全面改薄”项目的一个缩影,是我区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攻坚战的一次“小捷”。

  在我区,很多县不断创造着快速建设的记录。武宣县的“全面改薄”项目基本上是“三个当年工程”——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交付使用;都安瑶族自治县创业园实验小学从动工到交付使用仅用10个月,而此记录很快被武宣县第四小学打破,该校从开工到交付使用仅用了7个月,人称“武宣速度”……

  据教育厅厅长秦斌介绍,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优先发展再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灵活运用“加、减、乘、除”四种战法(加大投入,有效增“”教育资源;规范管理,切实“”轻招生压力;改革创新,发挥优质资源“”数效应;优化队伍,逐步消“”教师资源配置差距),着力消除“大班额”“大通铺”现象,努力打造广西教育升级版。

  一组数据显示,自去年教育厅等5部门联合打响全面消除“大班额”“大通铺”攻坚战以来,我区“全面改薄”工程先后投入77.12亿元,建设学生宿舍187万平方米,建设教学楼及教学辅助用房295万平方米,项目完成后可增加学生床位37万张,消除“大班额”学生数59万人次。2014年至今年7月,我区已启动新建中小学313所,占“双千计划”中小学建设任务总数(390所)的80%,预计可新增学位56万个。

  “这些项目建设的要求,不仅立足一个“快‘字,更要狠抓一个‘好’字,‘又好又快’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此,我区在“全面改薄”工作中,建立和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推进机制和办法,包括月报制度、提醒制度、督办制度、分片包干制度、奖惩制度和专项督查制度等。

  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区分管领导亲自致信14个设区市市长,对“全面改薄”提出具体要求;教育厅也函告各市分管副市长,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约谈部分项目进度严重滞后的县教育局长,并组织检查组分赴各市县,逐条对照检查“全面改薄”落实情况,力保每一个项目工程都成为放心工程、阳光工程和民心工程。

   学区改革:  

   让教育资源配置更均衡  

  “这几年,我们乡下中小学基础硬件已有了很大提升,可教师资源的‘软实力’依然存在城乡和校际差距,这也是造成‘择校热’和‘大班额’的原因之一。”不少基层教师向记者吐露心声。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要破解“择校热”“大班额”难题,“全面改薄”自然要包括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以解决市区学校“择校热”和农村学校“质量弱”问题。为此,我区坚持立足区情,结合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情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资源,逐步消“”教师资源的城乡、校际差距。

  两年前,我区在梧州市万秀区等9个城区启动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积极探索改革之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长期以来,万秀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自成为首批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后,该城区将46所普通学校划分成7个学区,整合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按学区统一招生,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安排适龄儿童到各校入读。在今年毕业班的质量检测中,学区内各校成绩差距大幅缩小,教学质量名列3个城区前茅。

  “目前,我区学区制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有效实现了学区内资源的融合共享。”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如今,“资源共享,共同变革”观念已深入人心,实现了强弱校共同发展,有效促进了学区内教师交流。同时实现教研一体化,促进了教学效益的提高,有效化解了城区“大班额”问题。

  今年,我区将出台自治区级指导性文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提质扩面,由试点转示范,全面推开,让更多学生享受公平教育。同时,还将建立中小学协同高师院校、教科研机构推进教学改革新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改革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破解“择校热”“大班额”问题,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教育发展带来的红利。

   ■新闻链接  

  “全面改薄”,即“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

  广西将110个县(市、区)全部纳入“全面改薄”范围,以54个四类县(集中连片特困县、自治区级贫困县、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为主,兼顾其他县市区;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为主,兼顾城市和县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全面改薄”总体目标是:从2014年至2018年,经过5年努力,使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基本满足需要,消除大通铺现象;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村小学和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城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小学辍学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

   ■要闻速评  

   让广西教育由“”变“  

  风  笛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发展教育,让每个孩子尤其是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基于此,我区开展了“全面改薄”项目和消除“大班额”“大通铺”攻坚战,让一系列“穷校”摘掉了“穷帽”,办学“家底”也越来越“”。这,确实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客观来说,目前我区的“全面改薄”工作总体顺利,也涌现了一些亮点和在全国范围内堪称“典型”的经验。不过,因种种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些贫困县,县级财政非常紧张,致使部分学校的建设资金缺口仍然很大。同时,因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县城学龄人口快速增加,县城学校无法完全满足日益增加的义务教育需求。在此情况下,一些涉及“全面改薄”项目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一时陷入“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我区“全面改薄”和消除“大班额”“大通铺”攻坚战捷报频传之际,有关部门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找出对策。同时,广大贫困地区的干部、教师和群众,也应该用好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政策,发挥好自身优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搭上“全面改薄”的“高铁”,让“穷校”成为历史,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公平教育的阳光之下,茁壮成长。

  

编辑:陈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