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掀起学习徐华先进事迹热潮

29.10.2015  10:05

心中敬榜样 脚下见行动

——教育系统掀起学习徐华先进事迹热潮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这是国家模范教师、南宁市道德模范徐华的真实写照。从教23年来,徐华以爱执教,严谨治学、甘于奉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展现了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高尚品德。

  徐华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议。大家被他的故事感动,还有人以他为“坐标”找自身差距,把感动化作实际行动,努力钻研业务,争做新时代“四有”老师。

  历史老师张协力——

  “总以班主任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晚上9时许,天桃实验学校。教学楼一片漆黑,教师办公室里还亮着灯,历史老师张协力来回翻看桌上的书籍,只为给学生提供一节又一节更优质的课时。“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天桃亮得最晚的一盏灯。”张协力虽然刚刚参加工作,但却早就对徐华的“大名”有所耳闻。他告诉记者,他姐姐是二中的学生,多年前曾经跟他说过徐华老师的故事,当时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徐老师经常在办公室加班到很晚,他办公室的灯是南宁二中温馨的一盏灯。

  今年,作为青年教师的张协力,也曾坐在台下聆听过徐老师的课——徐华到天桃实验学校做《教师的思与行》专题讲座。“原来我以为教师不过是一名教书匠,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取最好的成绩就行了。但是徐华老师的一席话让我彻底改变了这个想法。”听了讲座,“深读”了徐华的故事之后,张协力说自己获益良多,徐华说的“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三十年,想国家民族三百年”,让他感受到了教育的责任和力量。

  如今,张协力总是严格要求自己,虽然不是班主任,但他总是以班主任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关注学生的特点和喜好,因材施教,让学生自然地成长。”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张协力还要求自己不断钻研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还要把历史中的情怀融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漫长历史的情怀。

  青年班主任刘希——

  “做一名惟愿花儿朵朵开的老师

  今年5月,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向徐华同志学习的活动,号召广大教师员工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加强师德修养,努力钻研业务,争做“四有”教师。

  “听了徐老师的故事后,让我们老师感触很多,大家在教研组会议中谈心得体会,思考怎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不断提升自己。”天桃实验学校副校长蒙裕劲说,经过开展学习活动,学校老师的工作态度更加积极了。

  刚入职一年的刘希现在担任班主任,她说,工作中偶尔会产生疲惫感。“我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的爱,但是学生为什么不理解,有时会为了这些问题烦恼。”刘希说,徐华的故事对她而言,像一个超级正能量,会激励她克服这些负面情绪,继续勇往直前,做一个不求回报“惟愿花儿朵朵开”的老师。

  语文老师方方说,徐华让她更懂得如何去承担自己肩上的责任。“徐老师工作做得很用心、细致,对习题收集很仔细,而且会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去培养。”方方说,在遇到工作敷衍一下也能过去的时候,想一想徐老师,她便会重新打起精神,拒绝马虎态度,全身心投入工作。

  中学管理者唐庆华——

  “要为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而教

  “2007年,我有一个学生从十四中毕业,进入二中徐华老师的班里。通过他的讲述,徐华老师有几件小事深深触动了我。”十四中副校长唐庆华仍然记忆犹新。一是徐华检查班级卫生,不看地板,不看角落,而是踮起脚,看黑板顶部的边缘,因为他认为,把别人看不到的细节做好的学生,才是能够成就自己人生精彩的学生。二是徐华经常问班里的学生这一句话:“你们除了学习好还有什么?

  “从这些小事看出,徐老师是把培养孩子的品质品德放在第一位的,育人先立德。”唐庆华说,十四中一向注重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开设了多个校本课堂、西点制作课程,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接下来,十四中不断完善德育教育,让孩子的学生时代更加丰富。学校里的老师也要学习徐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精益求精,严于律己,不断完善自己。

  “做一名教师,为什么而教,为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而教。”十四中政教处副主任罗晓云说,听了徐华的故事,她对教育事业理解更深了:“我要向徐老师学习,以生为本,爱生如子,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在学生身上。”(记者 劳艳燕) 

编辑:韦玮

南宁市2017年春季主体班开班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胡光磊)3月20南宁新闻网
南宁质监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帮扶调研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杨玲 通讯员 黄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