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文化看得见、听得到 ——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十年

14.02.2019  11:42

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走向世界的花山”系列主题活动之百人绘花山现场

(广西民族博物馆供图)


宾   阳

10年前,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礼工程,广西民族博物馆填补了壮乡民族类博物馆的空白。从此,这个博物馆就承载着保护和传承壮乡民族文化的使命。10年过去了,它成了广西民族文化的大观园、壮乡首府的文化地标和“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文明单位”。

馆藏丰富而有特色

作为典型的青铜礼乐器之一,铜鼓迄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以广西地区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种类最全。资料显示,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铜鼓——北流云雷纹大铜鼓就收藏于广西民族博物馆。

根深方能叶茂,藏品征集是立馆之本。这方面,我们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坐庄’变为‘行走’。”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古人类学专家王頠表示。为了切实抢救、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该馆的科研人员足迹遍及八桂大地,广泛征集散落在民间的民族文化珍品。几年来,藏品由开馆之初的几千件(套)增加到目前的5万余件(套),藏品征集速度居国内同类博物馆前列。其中,收藏春秋战国至清代的铜鼓345面,是目前世界上收藏铜鼓最多、类型最全的博物馆;收藏石器2万余件,包括研究广西乃至中国南方古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实物——广西百色盆地手斧等。

让村民成为文化的记录者

拦门酒、聘礼、敬拜祖先、新人拜堂、亲家聚餐……1月5日至7日,天峨县下老乡百塘村的村民农梅柳家举办壮族婚礼,广西民族博物馆研究人员梁小燕和村民一起,把整个过程用摄影机记录下来。这是梁小燕创作的百塘系列影像志中的第四部电影作品。

把摄影机给村民,鼓励他们自由地呈现本民族的文化并记录下来,是实现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社区参与的有效途径。”梁小燕介绍,2011年,广西民族博物馆与云南大学影视人类学实验室合作,组织10个生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集中、系统地学习拍摄原理、拍摄技能、剪辑技术等课程。从2012年至今,广西民族博物馆依托“三区”人才支持项目,吸引了众多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当地群众参与到影像记录工作中来。截至目前,已培训了600余人次。

2010年起,广西民族博物馆创新性地举办了“畅享民歌”专业比赛。同时,建立了原声民歌数据库,收录了壮族嘹歌、瑶族拉法调等近200种民歌。

2012年,广西民族博物馆创办了广西民族志影展,这是一个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国际民族志双年展。2018年11月,第四届广西民族志影展展映来自国内外的民族志影片200多部,引起国际学术领域和影视艺术界的高度关注。

让民族情怀看得见、听得到。”王頠说,广西民族志影展关注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变迁及民族文化多样性,致力于推动纪录影像的多元取向、创造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纪录影像交流平台。

特色办馆兼顾传统与创新

2018年,八桂大地随处可见“欢欢”“喜喜”的形象,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吉祥物,它们出自广西民族博物馆研发团队之手。“欢欢”“喜喜”系列文创产品包括生活用品、饰品和办公用品三类共60多款。

近年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先后设计研发了“壮锦”“花山岩画”“鼓往今来”等8个系列共300余种(款)民族文化创意产品。2016年,该馆被国家文物局评选为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

丰硕的文创成果,得益于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广西民族博物馆党总支书记梁志敏表示,近年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坚持搭平台、建基地、抓课题、拓项目、强队伍。目前,该馆设立了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铜鼓文化、花山岩画、古民居等重点研究课题10项,其他科研课题30项;先后与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6所重点院校共建教学科研基地;设立“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研究中心”“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等科研基地。

据了解,目前,广西民族博物馆共设有6个常设展览,地域和民族特色明显,重点展示广西民族文化、铜鼓文化等。其中,常设展览“BEIXNUENGX——壮族文化展”是全国首个以壮族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展览,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除了展览,每年还在馆内外开展300多场社会教育志愿者活动。”广西民族博物馆社会教育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向社会提供讲解服务逾900场次,并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