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 时代活力

03.08.2017  16:28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黄道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增强文化自信的重大价值、深远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文化元素和思想活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对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思想的精神实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增强文化自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反复强调和深入阐释增强文化自信的意义、价值和要求,具有理论高度、实践深度和社会广度,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与时代内涵,是以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列宁文化思想、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集体文化思想为基础,适应中华民族长期社会历史实践的必然选择,依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提出的文化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指导思想。表现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继承与创新,对革命和社会先进文化的发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中华文化自信的坚定守望者——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的发展中,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但也应当看到在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甚至出现断层的文化危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产生了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气息的革命文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地解决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之后为我所用,强调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这唤醒了国人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心,为中华民族走向独立、民主、复兴构建了宏大理论基础,指明了道路方向。从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看,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日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形成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相提并论,形成了“四个自信”,这既是对“三个自信”的坚持和拓展,更凸显了文化自信的基础地位和时代价值,反映了党中央从“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的高度重视文化和传承、发展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是我们面对历史的底气。中华文化绵延5000年不断,无论是有形的汉字、中医、丝绸、茶饮、瓷器等国粹,还是无形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都独具魅力、历久弥新。特别是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我国古代主张的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都能为当今的治国理政提供有益的启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的家国情怀、政治伦理、责任担当,凝聚着深邃的中国哲学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所尊崇的精神气质,积淀为中华文化的DNA,深深地熔铸在亿万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成为我们继往开来、坚定前行的底气。

在中国革命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是我们面对现实的底气。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史,就是一部铸造崇高伟大精神的历史。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的本质就是:信念坚定,纪律严明;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清正廉洁,无私奉献。这些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和集体智慧,他们的革命理想、革命意志以及与老百姓生死相依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奋发向上的精神源泉。革命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目的和意蕴具有相通一致之处,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释疑解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具有滋养和养育作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底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铸就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理念内核。社会主义文化,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的智慧总结,涵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为特征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的崛起归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归因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归因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归因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归因于中国独特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方向,昭示着文化自信前行的光明前景。

注入时代活力,增强文化自信

在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坚持文化自信。一是坚定意识形态自信,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国际文化环境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多元,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从当今世界来看,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冲突,突出地表现为不同价值观或不同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逐渐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阵地。我们要坚定意识形态自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意识形态进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成为稳定的价值基础和精神纽带,不断巩固主流文化阵地,建立新媒体方阵,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二是促进文明互鉴,展示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的自信,不但源于中华民族自身的创造与实践,也需要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促进文明互鉴,不但要促进交流与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要落实文化合作,在共同承担国际责任中携手共进。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要深入贯彻《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狠抓落实,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

在深化社会文化学习宣传教育中提高文化自觉。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礼敬地对待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扬弃继承中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两创”方针的核心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为今人所取,为今人所用。二是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在整个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支配地位,深藏、凝结、渗透在一切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中,持久发生主导、支配、引领作用。要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的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典型宣传中,通过理论宣讲宣传、新闻宣传、文艺宣传等多种形式,引导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组织演出队伍,分赴各地市,进乡村、进厂矿、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将反映基层生活、贴近百姓、贴近时代,反映中国梦精神的文艺作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节目送给基层群众。三是通过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家庭观、文化观,强化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荣誉感,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将文化自信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内化为价值认同,升华为情感寄托。四是积极推进中华文化进教材进课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积极倡导凝聚传统文化精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六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为广西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在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中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是广西文化建设的重大布局,也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广西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个性鲜明的特征。我们要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重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实施文化惠民富民工程。一方面,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成完备的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构建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文化建设的新平台;另一方面,加强对民族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领域引导的力度,构建科学的文艺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突出广西特色、广西品牌、广西故事、广西品位、广西平台,打造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桂风壮韵文化艺术精品,争取到2020年,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成为全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示范区、全国区域性文化中心、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

在面向东盟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中实现文化自强。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交流的中心,要不断创新文化交流内容与形式。充分利用我区在东盟国家现有的多所孔子学院,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促进中国同东盟国家人民的传统友谊;通过举办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春天的旋律”跨国春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向世界展现当今中国文化的新风貌和中国人民的精气神,有效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交流新格局,进一步提高广西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全面增强广西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广西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 推进中国—东盟联合大学筹建
   中新社南宁7月25日电 (记者 林浩 林艳华广西新闻
中国—东盟务实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中新社南宁7月25日电 (记者 黄艳梅)“‘广西新闻
中国加强与东盟农业合作 跨越空间限制促进“良性循环”
   中新社南宁7月23日电 (钟建珊)近十余年来,广西新闻
【砥砺奋进的五年】扬文明之魂 建设南宁宜居城市
  《将改革进行到底》关注南宁正能量——“钥匙阿姨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