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魅力 打造靓丽名片 ——“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丰富多彩

21.04.2017  19:42

瑶族歌舞。 本报记者梁枫 摄

演员演唱 《山歌好比春江水》 本报记者 潘浩摄

五色糯米饭。 本报记者赖有光 摄

壮族小吃深受游客喜爱。 本报记者梁枫 摄


精彩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本报记者赖有光 摄

 

游客与演员共同体验芦笙踩堂舞。 本报记者梁枫 

本报记者 黄 骏

广西“壮族三月三”期间,首府南宁举办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文化、民俗等节庆活动,以互动、交流等不同方式庆祝这一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传统节日,彰显开放包容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了民族大团结大和谐。

借力民族民俗 传递文化名片

今年3月30日,南宁民歌湖畔,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拉开了2017南宁市“民歌湖畔三月三”系列活动的序幕。在百名“刘三姐”充满激情的开场联唱后,壮族民歌《》、瑶族原生态山歌《瑶家欢歌唱和谐》、“三月三”主题曲《广西尼的呀》等充满浓郁广西民族风情的歌舞节目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来自广东的游客邓辉铭刚吃完壮族小吃糍粑,又来到民俗文化体验区听山歌、跳竹竿舞。“有美食,有特色民俗活动,这一趟来得值了!以后每年‘三月三’都要来。”邓辉铭说。

通过历史溯源、传统重温、现代融合,南宁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彩,打造出城市文化又一张亮丽名片。

一大早,武鸣的空气中就弥漫着浓浓的糯米饭香。成千上万当地民众穿着艳丽的民族服饰,手拿五彩绣球,带着五色糯米饭,到草地上、山坡旁或是小河边对唱山歌,再现祖祖辈辈欢乐对歌的民俗。“我是第一次来到‘三月三’歌圩现场,热情好客的广西人民和美丽的壮族服饰、五彩斑斓的绣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国朋友Mark虽然听不懂歌手唱些什么,但他对富有特色的‘壮族三月三’节庆活动和壮族民族文化大加赞赏。

据悉,今年武鸣“壮族三月三”骆越文化民俗活动项目多达44个,为历届之最。其中,骆越祖母王祭祀大典,展现当地民俗文化特色;千人竹竿舞、千人广场舞、千人武术展演,武鸣体育馆广场“三千”活动表演阵容强大,气势磅礴;武术散打擂台赛、狮王争霸赛、抢花炮等民族体育竞技大赛,再现壮乡人民的传统娱乐生活……

而在青秀区南湖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芭蕉香火龙、长塘镇的麒麟舞、斗竹马、伶俐镇的吹木叶、唱山歌、南阳镇的南阳大鼓、斗春牛、刘圩镇的八音、舞狮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队伍组成240人的巡游方队,吸引了众多群众的眼球。“我非常喜欢中国,尤其是广西。广西‘壮族三月三’让我越来越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来自伊朗的John是广西大学的一名留学生,他表示喜欢中国同学与大家分享的五色糯米饭和糍粑,对舞龙狮民俗活动印象深刻,“我还会唱山歌……”话没说完,John哼唱起电影《刘三姐》中的壮族山歌。

应接不暇的民族、民俗文化活动让游客全方位地了解广西壮族文化内涵,看到广西各民族最靓丽的艺术形象,聆听最和美的声音,感受到最和谐的人文氛围,从而优化了民族团结工作氛围,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复活民族记忆 树立文化自信

在民歌湖酒吧街,周代祓禊(修禊)、魏晋的曲水流觞、唐代的丽人游春、宋元的户外游艺、明清的祈福簪花等表演再现了传统的上巳节习俗。南宁“民歌湖畔三月三”活动把“复活传统记忆、展示多彩节庆、呈现民族大美”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唤起了壮乡民族的文化记忆,强化了文化认同,树立了文化自信。

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南宁人,但还是第一次参与这么多‘壮族三月三’风情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壮族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 南宁市民易生说。

根据相关研究,“壮族三月三”文化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现如今,传承千年的节日习俗与广西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粉丝”。

在民歌湖畔,不仅有原汁原味的壮族歌舞民俗风情,还能看到内蒙古、台湾等地少数民族同胞带来的原生态舞蹈,东盟友人演唱的《阿依莎娜妮娅》与壮、瑶各族歌舞轮番上场,八方齐唱“尼的呀”,唱出了各族同胞共同欢庆“壮族三月三”的“最炫民族风”。

在3月3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画面上,来自宝岛台湾的游客蔡淑君面对镜头道出了心声:“在这个活动中,每个民族的特色都展示出来了,都是融合的,都是一家人。”今年的“三月三”活动不仅体现了广西丰富多彩的壮民族文化,还融入了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增进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从自娱自乐的唱山歌到各族、各地人民的“嘉年华”,今年的“壮族三月三”进一步深化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内涵,彰显了壮乡开放包容的文化自信。

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梁肇佐认为,“壮族三月三”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歌圩是“三月三”不可或缺的核心节目,以在南宁民歌湖举行的“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歌圩专场为前奏,一系列的歌圩盛会将广西全区带入音乐的海洋,唱响新时代最壮美的和声。

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天雄认为,今年的 “壮族三月三”与互联网、电商等新技术密切结合,推出“三月三”电商节,并且在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等方面统筹协调,让现代技术和产业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打造了广西民族文化品牌,节日氛围也愈发浓厚。

做大节庆旅游 激发消费狂欢

南宁市“三月三”全城互动,各县区、各文化场馆、各旅游景点串点成面,你方唱罢我登场,带动全市餐饮、住宿、文化衍生品消费等各方面大幅度提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文化作为节庆底色的旅游项目,成为节日期间最受欢迎的项目。

广西“壮族三月三”期间,青秀山风景区接待游客9.5万人次,南宁动物园接待游客8.92万人次,广西民族博物馆接待游客12.25万人次,美丽南方景区接待游客7.4万人次……南宁各大景区公园的民俗旅游活动精彩纷呈,民众出游兴致高涨,众多景区、场馆都引来了超越以往的人流量。

嘉年华这种集中爆发式的民俗文化过大节活动,今年是首次举办。”郑天雄说,过去民俗文化活动主要由民众自发组织,现在政府介入并有力支持,让少数民族同胞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假日期间,山村、社区、街道处处是歌的海洋,处处是欢声笑语。不少人感到惊喜,原来“三月三”还可以这么过。

据统计,3月30日至4月4日,全市接待游客达191.1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11.2亿元。以民歌湖为例,“三月三”当天便迎来观众近10万人次。

壮族三月三”期间,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被一条段子“你们知道‘壮族三月三’吗?我要请假一个月回家唱山歌,没有我,我们寨子对歌可能会输!” 刷屏,加上中央、区、市等各类媒体共派出近百名记者参与活动报道,“三月三”的宣传规模空前。

今年活动一改以往的单打独斗和小打小闹,借助媒体宣传效应集中‘轰炸’,效果显而易见。”广西师范学院文化学者陈列评价,在强势的旅游宣传和多重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广大游客的旅游消费热情进一步被激发,民俗之旅“刚需”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

据统计,今年“三月三”期间,广西全区重点旅游目的地旅游人数和总收入均大幅增加,全区共接待游客约1296.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83.63亿元,堪比国庆、“五一”黄金周。

此外,今年“三月三”与清明节连起来长达6天的假期,使出省游、出境游等长线旅游市场异常火爆。据不完全统计,旅行社中选择区外、出境游的游客占六成以上。“广州长隆随处可见广西牌照的私家车,野生动物园快被广西人‘攻陷’了。”南宁游客林女士如是说。

搭乘动车出行也是这个假期的一大特点。记者从南宁铁路局了解到,今年“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假期,南宁铁路局发送旅客240万人次,日均40万人次,同比增长19.5%。业内人士表示,在高铁等便捷交通的“加持”下,广西“壮族三月三”节庆经济的辐射范围将越来越广,威力也将逐步显现。今后广西“壮族三月三”有望从“广西人游广西”的壮乡佳节发展成一场全国性的消费狂欢。

彰显民族特色 打造文化品牌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月三”已不只是壮族等少数民族的节日,自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为广西法定节假日以来,它更成为广西一个重要的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在区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南宁市不断探索、创新、丰富“壮族三月三”的节日内涵。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市各县区庆祝“壮族三月三”文化活动约60项,创下历年“三月三”活动数量之最。

深挖特色,壮美歌圩。南宁市以深刻反映壮民族风采为特点,以打造壮情、壮韵、壮味为主旨,以“民歌湖畔三月三”活动为代表,各县区与市文新广系统各项活动同时推进,将全市活动串点成面,把邕城大地营造成壮美大歌圩。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宾阳游彩架、武鸣千人竹竿舞、马山会鼓、瑶族芦笙迎客等,融合各类民族元素,让大众感受“歌如潮,情如海”的春日节庆。

锻造形式,做强品牌。全市各项活动注重创新,将传统与时尚结合,民族传统搭载现代快闪,壮族元素融入现代创意,让活动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活动呈现出“演出+体验”“讲座+展览”“游玩+长智”等多种模式,如“民歌湖畔三月三”活动设在标志性地域南宁民歌湖畔,武鸣打出“中国壮乡”旗号,西乡塘区突出“美丽南方”,南宁博物馆推出“三月三欢乐南博”,南宁市图书馆立足“绿城讲坛、绿城展廊、绿城舞台”等原有品牌,注入“壮族三月三”活动新内容,把品牌做强做大。

惠及全城,共享欢乐。全市各类文化演出均是零门槛、全免费,各项体验活动以全场互动为主,直接与广大普通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加强互动体验。各县区及文新广系统活动打开大门,欢迎八方宾朋,让所有游客最近距离、最真实、最直接地感受到壮乡风情。

今年初,中央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

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是对这些要求的生动实践,使这一兼具非遗和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发展,积累下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走出了壮乡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为全国提供了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