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希腊公投结果难改变谈判之途

06.07.2015  20:46

  7月5日晚,在希腊雅典,支持在公投中投否决票的人们在街头庆祝。希腊内政部6日凌晨公布的计票结果显示,在5日就是否接受国际债权人“改革换资金”协议草案举行的全民公决中,反对者获胜。对约94%选票的统计显示,反对协议草案者约占61.3%,支持者约占38.7%,投票率约为62.5%。 新华社发(马里奥斯·罗洛斯摄)

  新华网雅典7月5日电(记者陈占杰 刘咏秋)7月5日的希腊,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风暴眼”。所有关心政治和经济的人,目光都集中在希腊的投票站上:这个国家约980万选民,对一项已于6月30日失效的救助协议草案进行公决。从早7点到晚7点,不少人以希望“YES”的心情,迎来了预料中“NO”的结果。

  自希腊6月27日宣布公投以来,震惊、错愕、激辩、分析、思考之后,无论是风暴眼中的雅典、布鲁塞尔还是旁观者,都逐渐由感性回归理性,明白无论投“YES”还是“NO”,其结果都指向同一个目的:让希腊与国际债权人尽快达成一项双方都可接受的救助协议,让饱受债务危机折磨的希腊人能够摆脱困境。

  公开呼吁民众投“NO”的齐普拉斯左翼政府,祭出民粹主义大旗,声称一个骄傲响亮的“NO”会强化他与国际债权人谈判时的地位;有了民众强有力的授权,他的政府就能够从债权人那里争取到有利条件。为了达到目的,全民公决的票面设计选项模糊,而且把“NO”放到前面,已经被诟病;更有公众抱怨没有足够时间研判“YES”和“NO”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就匆忙走向投票站。旅居海外的希腊公民,这次也因时间限制失去了投票的机会。

  而五年来,早已疲于应付希腊债务风波的布鲁塞尔,则把投票与希腊的欧元区地位挂钩,声称“YES”表明希腊会留在欧元区,“NO”则导致希腊退出风险猛增。

  双方彼此抨击的背后,都掩盖着一个最为基本的事实:希腊与债权人的谈判走进了死胡同。希腊一位经济学家这样评价:“民众给你授权,是让你在谈判中采取强硬立场,达成对希腊最有利的协议,不是让你在谈判中采取强硬立场,最后谈崩。”这一评价,只要把“希腊”换成“债权人”,同样适用于谈判的另一方。双方互不让步的强硬立场,导致齐普拉斯最后打出全民公决的“红牌”;而欧盟作为回应,同样使出了停止向希腊增加紧急流动资金的“狠招”。

  有分析人士将谈判破裂而导致的全民公决定性为一个政治错误,这个错误导致了希腊过去一周的资本管制:银行关门、股市闭户——真正的输家是遭受资本管制重创的希腊经济,以及那些每天排在取款机前苦苦等待取出几十欧元过日子的老百姓。

  5日晚民调初步结果出来后,不少希腊民众聚集到宪法广场,庆祝全民公决的“胜利”——须知这一“胜利”的滋味何其苦涩,而齐普拉斯在公投前承诺只要结果为“NO”,他会在48小时内与债权人达成协议。

  这就意味着,希腊跟债权人又将重新坐到谈判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