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号登月地定名为“广寒宫” 周边方圆77米

06.01.2016  11:51

  1月5日上午,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5日国防科工局正式发布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着陆点周边区域命名为“广寒宫”,附近3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紫微”“天市”“太微”  。此次成功命名,使以中国元素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达到22个。

   嫦娥三号”两年前登月    2015年提出命名申请

  2013年12月14日,名为“嫦娥三号”的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虹湾地区,这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实现软着陆,成为继美国与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实现软着陆的国家。随后,嫦娥三号探测器和“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开展探测活动。

  2014年,科学家利用“嫦娥三号”地形地貌相机、全景相机和降落相机获取的着陆区形貌影像数据,编制完成了《嫦娥三号着陆区形貌命名建议》,并于2015年6月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正式提出了命名“嫦娥三号”着陆区形貌的申请。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了将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点周边区域命名为“广寒宫”,3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紫微”“天市”和“太微”。

   广寒宫”方圆77米区域    取自古代神话故事

  据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介绍,“嫦娥三号”着陆点周边方圆77米区域,包括“玉兔号”月球车巡视路线及其东侧重要地貌,命名为“广寒宫”。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地面应用系统总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介绍说,“广寒宫”在月球正面,中心坐标北纬44.12°,西经19.51°。命名理由是用以标记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的位置。

  “广寒宫”取自中国古代神话中“嫦娥和玉兔居住的宫殿”。

  “紫微”“天市”和“太微”是紧邻“嫦娥三号”着陆点周边区域3个较大的撞击坑,取自中国古天文图中的“三垣”(即紫微垣、天市垣和太微垣),以此表达对中国古代天文工作者的敬意。

  此次成功命名,使以中国元素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达到了22个。

   其他12个命名未获批  但可用于学术交流

  刘继忠介绍,除了获批的“广寒宫”“紫微”“天市”和“太微”的命名以外,同批还申请了其他12个命名,不过未被批准。

  据了解,12个未获批的命名是以“嫦娥三号”着陆点为基点,在其东、南、西、北四个正方位之间作两条45°对角线,将“嫦娥三号”着陆点周边区域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区,分别对应中国古代天文星图中东苍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四象,而后选择方位区范围内的9个小撞击坑和3个小石块,申请按所处“四象”中的“二十八宿”星官名命名。当时建议名称为“离宫”“阳门”“外屏”“天潢”“天渊”“”“天庙”“亢池”“天稷”“军市”“器府”“天关”。

  对于未批准原因,国际天文联合会认为“由于地理实体的尺寸偏小,达不到月球命名关于‘月球地理实体直径(或长度)须大于100米’的要求”。

  虽然未被批准的命名无法在官方的天体地图中使用,不过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规定,该系列命名可以在学术交流中使用。

  此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行星系地名命名委员会表示,鉴于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邀请1名中国科学家担任月球地名命名委员会的委员。李春来研究员应邀成为在月球地名命名委员会任职的中国科学家。

   ■链接

  “广寒宫”一昼夜是地球27天

  2013年11月26日上午9时许,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嫦娥三号”月球车名称为“玉兔号”,为中国首辆月球车。月球车设计质量为140千克,以太阳能为能源,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180℃到150℃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同时具备20°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并配备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科学探测仪器。

  月球上的一个昼夜,大约是地球上的27.32天。由于月球没有空气、没有水,也就没有风、云、雨、雷、闪电的天气变化。太阳出来后,会看到灼人的火焰,月面的温度可达127℃。此外,即使是在白天,在月球上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分布在漆黑天空中的点点繁星和地球。入夜后,月面温度会下降到-183℃。夜空中,反射阳光的地球的亮度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的亮度要高80倍。

  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报道

编辑:陈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