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智能化 管理标准化 建材质量化

11.10.2016  16:39
  盾构机在深达20多米的地下掘进时智能化“大脑”可对盾构实时监控;当烟尘超标时,工地的喷淋系统和高压水雾机会自动启动降尘模式……南宁地铁3号线01标土建3工区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智能化和管理标准化成为南宁地铁建设的范本。

  近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会轨道交通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在南宁召开,来自南宁4条地铁线路几十家建设、监理等施工单位的工程建设人员,到南宁地铁3号线01标土建3工区进行观摩,学习该项目的施工管理经验。

   施工智能化

  实时监控盾构机施工

  地铁施工如何确保施工质量?在南宁地铁3号线的北湖北路站可以一探究竟。“我们的智能化监控中心实现了地铁隧道施工管理智能化。” 3号线01标土建3工区项目部项目经理张绍辉介绍说。

  北湖北路站项目现场整洁干净,各类器材、设备有序放置,围墙上安装有高压水雾机、景观灯等设备,一块电子屏上显示着现场的各种监测数据。工作人员介绍说,当数值超出限值时,喷淋系统和高压水雾机会自动启动,开始降尘。

  控制这些高科技系统的“大脑”位于站点内的智能化监控中心,该中心设置有6块屏幕,可以对环境、盾构机、人员等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

  “中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视频技术将隧道施工安全和管理紧密联合起来,把图像信息、环境信息集成一个可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分析、调度指挥的隧道施工和智能管理平台。”工作人员解释,比如实现智能化联动控制,就是对扬尘控制、噪音控制、喷淋系统、水泡及车辆清洗平台进行智能联动,实现“一键式”启停;对盾构机施工实时监控,实现与盾构机的掘进参数、姿态、出渣、注浆、管片拼装及施工现场关键部位的监控画面同步,使管理者在第一时间掌握、指导在20米深的地下前进的庞然大物;对施工场地实施360度无死角监控,对人员管理使用刷脸识别等。

   管理标准化

  多次技术论证保隧道不渗漏

  当天的另一个观摩亮点是位于北湖北路站至秀峰路盾构区间,高难度的管片拼装无错台、无破损、无漏水。

  “北秀区间的始发端头在半径400米的圆曲线上,盾构姿态调整难度大,管片拼装质量不易控制,加之盾构机需要穿越圆砾层,圆砾层水位较高,渗透系性较好,盾构掘进中易造成喷涌现象,导致掘进多出渣,出现地面坍塌。”3号线01标土建3工区项目部项目经理张绍辉说,对此,施工单位中国铁建大桥局集团经过多次技术论证,采用割线始发的方法,掘进过程分5步逐渐调整盾构机姿态,并不断纠偏,同时严密监控地表沉降,监测管片偏差。

  在完成第60环管片拼装后,项目部对管片进行实测实量,测量结果显示,所有管片均无错台、无破损、无漏水,无论是水平偏差还是垂直误差,均在设计值范围内。

   建材质量化

  实现“内实外美”的目标

  此外,施工方还严把主体结构质量控制,实现工程建材质量化。

  北湖北路站主体结构施工按照3号线01标制定的统一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标准进行各项施工,其中,针对车站建设过程中,车站防水、车站支架、钢筋工程、侧墙模板、混凝土施工等重要环节,项目部在施工建材方面严格把关,选用质量好、效率高的施工建材及工艺,保证了工程建设进度。通过种种施工措施,使车站达到“不渗不漏、内实外美”的目标。

  南宁地铁3号线(科园大道—平乐大道)全长约27.96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置23座车站,其中换乘站7座。目前,3号线主体工程已累计完成17座车站的围护结构封闭,6座车站土方开挖完成,秀林路站、博艺路站、宋厢路站和庆歌路站主体机构已封顶,6段区间正在掘进,场段建设等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北湖北路站方面,计划10月中旬封顶,年底完成北秀区间盾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