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刮"晒单潮" 南宁人支付宝"败"的钱去哪儿了?

13.12.2014  13:22

一名90后在微信朋友圈晒出自己的账单截图。从2009年至2014年,她的支付宝流水账超过107万元,2014年达到最高值,超过81万元。

这名在支付宝花了137万多元的80后男网友,钱主要花在买衣服、转账等方面。 网友供图

双十二风云起  众商家鏖战急

网上刮起“晒单潮”,南宁人在支付宝上“败”的钱都去哪儿了?

70后是“家庭日用”90后是“吃喝玩乐”

        广西新闻网 -南国早报记者  吴欣

        这几天,无论是在微博还是微信朋友圈,都刮起了支付宝10年账单的“晒单潮”。有人只花了几千元,多数人在支付宝的支出为1万~10万元之间,有的“土豪”朋友甚至花了上百万、上千万元。这些钱都花在了哪些方面?记者分别从70后、80后、90后三个网络支付“主力人群”中抽取了共30个样本,并邀请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副教授叶栋梁进行分析点评,发现网络支付正在从不同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网络支付,而在网络上大额支出的人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1

        70后:

        网络购物

        从疯狂走向理性

        关键词:服饰、日用品、儿童用品

        事例:郭女士第一次接触支付宝是2007年,7年来她在支付宝上共花了近15万元。刚开始她虽然开通了支付宝,但使用率并不高。到了2012年,郭女士在淘宝购物才达到“巅峰状态”,共花费了近7万元。“那时候刚刚发现淘宝有一个聚划算板块,每天上午10时就有折扣,这刚好是我工作空闲的时段,所以每天都守在电脑前抢货,看见什么便宜又好用的东西就买,包括一年的垃圾袋、卫生纸之类的。”郭女士说,当时买了很多东西,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的东西根本用不着。

        到了2013年,由于工作的缘故,郭女士的时间不再像原先那么宽裕,不能再每天守在电脑前“秒杀”了。不过,这对郭女士来说也不算是坏事,“现在购物理性了许多,不像以前头脑一热看见什么都想买。只有真正需要时,货比三家了才会下手”。

        调查分析:本次调查的10名70后中,有一半以上用户更习惯使用电脑端支付宝进行购物。多数用户的钱花在服饰、日用品和儿童用品上。郭女士告诉记者,她的爱人从事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工作,说手机支付不够安全,所以她从来不用手机支付。其他习惯使用电脑端支付的用户虽然并不太了解电子信息技术,但对手机支付也抱有类似的看法。

        专家点评:70后作为时代的中坚力量,目前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阶段,所以购买的东西主要是家庭所需物品。同时,70后刚刚进入工作阶段时,正是电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因此70后对电脑的信赖感更强,依赖感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