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广西通志》出版座谈会举行

27.02.2017  13:02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修志为用,方志为民。《广西通志(1979—2005)》已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2月21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暨《广西通志(1979—2005)》出版座谈会在我市举行,与会的区内外专家学者就如何加强广西地方志鉴编纂工作、传承弘扬地方志编修的优秀传统等展开深入探讨。

  在辉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地方志自成一脉,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是最具有民族特征的标志性传统文化形式之一,被视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由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的《广西通志(1979—2005)》,是第二轮修志以来,全国编修时间最短的一部新编省区级综合志书。全书分为“综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大事记·附录”6卷,全书正文共47篇、233章,另有总述、卷首图片、索引等部分,共910万字,从整体上记述了1979年至2005年广西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变迁。座谈会上,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秋洪介绍了该书的编纂出版情况。

  《广西通志(1979—2005)》体例创新,标准统一。采用分卷综合体结构,打破原有志书的部门界限,按事业性质或门类设置专篇,入志标准统一,断限统一,体例和行文统一,篇幅精炼,整体性强,避免了专志严重的部门化、行政化倾向。该书结构严谨,体裁完备。 采用卷、篇、章、节、目的结构形式,综合运用述、志、记、传、图、表、录、简介、索引等多种体裁,以志体为主,横分门类,纵述始末。各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全方位、多角度记录历史。该书内容全面,记述客观。记述内容涵括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可谓“广西记录大全”。全书多个篇章在记述发展过程的新探索、新成就、新面貌的同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保存了多方面的珍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存史、资政等价值。此外,该书还有脉络清晰、特色鲜明、科学谋划、突出重点、资料权威、众手成志等优点。

  该书秉承“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专家修志”的编修体制,历经10多个编修环节,包括设置篇目、全员培训、编写样稿、签订合同,收集资料、撰写初稿、卷内分纂、专家评议、专家审验、总纂统稿、校对、编制索引、指导印制等。整个编纂过程参与人员众多,其中的编委会和各卷编委会成员就有130人。参与各环节的审核力量包括全区地方志系统专家、各相关领域专家,以及各相关部门、方志出版社编辑等各方人员,累计超过500人次。该书是广西方志人秉承“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历经1200多个日夜,付出无数心血和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重要成果。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冀祥德对《广西通志(1979—2005)》的出版表示祝贺,希望广西乃至全国的地方志工作者抓住《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带来的重大机遇,乘势而上,把地方志工作抓实抓好;继续开拓创新,更加紧密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紧跟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大势,全面加入实施“全国地方志事业十大工程”;继续发扬代代传承的方志人精神,全面提升地方志工作科学化水平,不忘初心,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