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2016年1-2月限上消费品市场低位运行

24.03.2016  14:48

2016年1-2月,梧州市消费品市场低位运行,批发业大幅下滑,流通行业压力仍然很大。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一)消费市场低位增长

2016年1-2月,梧州市累计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09亿元,同比增长1.9%,比同期上升了8.5个百分点,较上年1—12月回落27.6年百分点。2月当月,全市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69亿元,同比下降2.5%。

(二)城乡市场共同发展,乡村市场增幅较快

2016年1-2月,城镇消费品市场零售额8.05亿元,同比增长1.7%;增幅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占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9.5%。受农民工返乡过年促进消费影响,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0.04亿元,增长44.7%,增幅比城镇消费品市场高43个百分点。

(三)商品零售引领增长,餐饮收入涨势趋稳

按消费类型分,2016年1-2月,梧州市限上消费品市场实现商品零售7.61亿元,同比增长1.4%,较上年提升8个百分点,限上商品零售占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的94.1%,是支撑全市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住宿和餐饮企业应对公务消费、高端消费业务减少,适时发展大众餐饮,积极探索O2O新模式,增速逐步走出低谷。1-2月,全市限上住餐业实现餐饮收入0.48亿元,增长10.0%,较上年提升16.2个百分点,

(四)消费热点逐步转换,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1-2月,梧州市限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商品消费逐步转换,刚性需求类生活用品零售逐步下降,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企稳回升,健康用品增长较快,出行类消费依然低迷。其中吃类商品下降6.7%,穿类商品下降11.1%,日用品类商品下降4.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2%;化妆品类增长14.3%,金银珠宝类增长181.8%;中西药品类增长22.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0%,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37.3%;汽车类实现零售额2.41亿元,增长7.6%,增速较上年回落7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2.07亿元,下降2.4%,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3.2个百分点,占全市零售额比重30%,较上年同期下降14.2个百分点,拉低全市限上零售额增幅0.8个百分点。

(五)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网络零售规模扩大

随着梧州市商贸流通领域的进一步开放,电子商务应用得到较快普及,网络消费生态愈加成熟。2016年1-2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0.1亿元,同比增长26.8%,占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

、存在问题

(一)个别占比大的企业零上报是批发业增速大幅下滑的致命原因

今年过年提前到2月初,大部分企业在1-2月订单量减少,如某公司今年1-2月销售额为零,但去年同期销售额达到3亿元,

降幅100%,拉低整个限上批发业增速18个百分点。

(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批发业销售额增速持续下降

烟草公司和中石化这两家公司的销售额占据限上批发业总量的60%,较上年同期下降14%,分别拉低限上批发业增速4.9和2.7个百分点。

(三)新增入库批发和住宿业企业占比小,增长乏力,拉动行业增长效果不明显

2015年我市新增入库的批零住餐业分别为24家、64家、2家和10家,1-2月,新增企业分别占限上批零住餐业的0.77%、26.5%、3.5%和11.5%,拉动限上批发业增长4.9个百分点,拉动限上零售业8个百分点,拉动限上住宿业增长1.9个百分点,拉动餐饮业增长15个百分点。批发和住宿业的入库销售额份额小,且退库企业带基数保留在库,增长不足以弥补旧企业的大幅下滑。

(四)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

1-2月,梧州市消费品市场发展趋势仍未改观,受企业经营因素影响,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增速最快和最慢之间相差50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差距进一步拉大。从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来看,藤县、蒙山县增速较快,长洲区、苍梧增速次之,万秀区、龙圩区、岑溪市因大部分零售业负增长影响,增速远远落后于其他县区。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以供给侧改革推动消费升级

当前,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

重要阶段。2015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消费的政策

措施,着力点不是简单地通过扩张性政策刺激需求,而是通过供给侧改革和效率来提升,在重点领域推进制度创新、全面改善优化消费环境、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并提出了下一步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包括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今后,梧州市应着力提高消费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鼓励市场主体扩大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提升品牌影响力,让产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二)加紧培育重点企业,做好入库后管理工作

大力培育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发挥重点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培育和提高商贸发展主体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做好企业入库后日常管理工作,落实部门职责,由部门督促企业报数,定期通报企业网报情况,并将此项工作列入部门统计工作绩效考核考核。

(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梧州经济增长新亮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46家重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调查的数据,还有我市邮政管理局买进和卖出的快件数据,可以看出,梧州一直是消费流出地,居民相当一部分消费需求分流到外地,从而影响消费需求在市内的实现。因此,我市要加大投入力度,结合当地的特色,培育出一批大型的具有梧州特色的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上零售把我市特产六堡茶、冰泉豆浆、龟苓膏等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去,进一步促进电商企业做大做强。

(四)加大统计法制宣传与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结合“数据造假以数谋私”专项治理工作,通过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统计法》,使统计法律法规深入到我市全部企业中去,逐步提升人们的统计法制观念,同时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查处虚报、瞒报、漏报、拒报等统计违法行为,进一步夯实统计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