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任性,彩票凭什么?

10.12.2014  20:38

  盘点当下的行业,谁最有钱,最任性?前天新华社的报道给大家提供了线索。官方数据显示,我国彩票发行规模已累计达1.7万亿。无疑,彩票相当“有钱”。

  但彩票是公益事业,目的是“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其公益属性要求其即便有钱,也不能“任性”。

  但是,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彩票的发行费和公益金,标准、去向均模糊不清。有公益金被用于买汽车、盖大楼、买游艇、补亏空,或者躺在账上不去该去的地方。

  如此“任性”,需要底气。彩票的底气,恐怕在于利益足够大,腾挪的空间足够大,以致足以左右或者收买权力,软化监管。最近十年,彩票发行费暴增,而在使用上,各地彩票管理机构具有一定的自主权。有钱花,随便花,足以让管理机构上瘾。

  比如,青岛市福彩发行中心曾斥2000万元公款购买当时国内顶级的豪华游艇;再比如,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的“黄山培训基地”,天上人间,极尽奢华。

  近些年来,类似的盖子被揭开似乎屈指可数。但公众早有质疑,围绕彩票,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个牢固的利益圈子,参与“分肥”,并为其“保驾护航”?

  新华社的报道透露出,在彩票领域的各种采购环节,利益惊人但渠道神秘,个中必有蹊跷。同时,留存地方的巨额公益金,成了地方政府的小金库,可以充经费、补亏空、盖大楼甚至发工资。这足以让地方政府倾向于让这笔巨额资金隐秘化,而没有动力去揭开盖子。

  而对于天量的、占发行规模50%份额的奖池金,更被公众质疑已久,尤其是这些年频频出现的神秘的亿元以上巨奖。许多公众怀疑巨奖有诈,但彩票部门拿“保密”当挡箭牌,无动于衷。这导致公众对彩票事业的不信任与日俱增。

  但是,这种质疑往往仅限在民间和口头,媒体舆论鲜有介入。众所周知,彩票一直在各个媒体投放大量的专版、频道、栏目、广告和软新闻。彩票部门成为许多媒体的大客户。这种“分肥”的关系,堵住了许多媒体的嘴,使得彩票站在了媒体舆论监督之外。

  既有钱,又少有监督,彩票想不任性都难!彩票有钱是好事,但不能一直任性下去。眼下,审计署正对彩票资金展开审计。这是必要的,彩票资金必须有监督,另外神秘巨奖的盖子,应该让审计部门代替公众揭开看一看。(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王海)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