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芳:微笑交警“女汉子” 不求点赞只求无愧(1/8)

24.11.2014  01:00
图片载入中,请稍候...
  朱艳芳与同事认真核对违章车辆信息。广西新闻网记者 李伟国摄
 

  广西新闻网 记者 李伟国

编者按:2014年12月2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为营造浓厚宣传氛围,进一步推进全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广西交警总队推出广西好交警、好司机大型公益活动。也正是基于此,近日记者才有机会见到忙碌的柳州微笑交警朱艳芳,一个在工作中总是能够保持甜甜微笑的警花。

朱艳芳,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城中大队民警,现任三中警组副警长,“女子护学岗”成员。从警十年来,凭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公安交警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精益求精,朱艳芳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柳州市公安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所管辖的三中岗由于业绩突出被评为全区主要路口示范岗。

小学生们的警花姐姐 用心守护道路畅通平安

小学生上学放学的道路安全是每一个家长最为关心和担心的,尤其是在柳州湾塘路段,是公园小学、湾塘小学等小学以及幼儿园汇集最为集中、车流辆最多的路段。如何才能解决这个路段行车、停车以及小学生放学接送呢?

朱艳芳告诉记者,“我也是家长,很是担心小孩们的安全,出于一个母亲对小孩的爱,所以只要是上班时间,我都会在这里疏导交通,让孩子们安全通过”。记者了解到,从2006年朱艳芳走入交警队伍的那一天起,她就已经下了“一锤子砸到底”的决心,为改善辖区内几所中小学校上学、放学时间和每天上下班的交通高峰期相重合的状况。

她向城中大队建议成立“三中女子护学岗”,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在上、放学的半个小时前,朱艳芳必定会在学校门前指挥车辆有序通行,护送学生通过马路。在执勤中,她还发现城中区大多数学校集中在主干道饱和度高、支路通行条件较差的老城区,有的学校附近交通标志标线不齐全,信号灯经常故障或被树木遮挡,过往的车辆很少减速通过,这成了朱艳芳心中一道过不去的坎儿。

当记者问到当时怎么想到采用隔离护栏专用道时,朱艳芳似乎微笑告诉记者,“我一直在想怎么能够彻底解决这个路段交通保证孩子们的安全,还专门利用周末或空余时间多次和警组民警、协管员到这个路段学校周边调查,收集第一手的资料,自己也利用休息时间上网查询资料,学习外省先进的做法,看看能否解决这里存在的问题。”

终于,朱艳芳结合湾塘路的实际情况,成功提出了一种护学新模式,即在湾塘路小学等校园附近的空地设置临时停车泊位作为接送学生等候区,在校门和等候区之间用物理隔离护栏隔出一条“护学专用通道”,学生上、放学一律走专用道至家长接送车辆停放处,车辆即停即走。2013年10月28日,全长两百米的“护学专用道”城中区弯塘路小学试行,这在全国还是首创,有效破解了“中国式接小孩”的难题,缓解了校园周边的交通拥堵,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解决了硬件设施后,朱艳芳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向学生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传授规范的交通指挥手势,带着他们上路指挥实践,交通志愿者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朱艳芳始终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单调的教学过程。渐渐地,附近学校的孩子们都认识了朱艳芳,并亲切地称其为“警花姐姐”,还有的将她写进了自己的作文里“交警姐姐专心致志指挥交通的样子真美”。家长们也记住了这位表情温和、工作认真的女交警,说有了她,他们就放心了。学校的领导感谢她,专门送来了表扬信。可谁也不知道,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她默默付出了多少。

用微笑打动驾驶者 用真心服务群众

当她看到一辆未年检的汽车缓缓驶过值班的岗亭时,她立即站到路中间微笑着用标准的交通指挥手势将汽车拦了下来,在处理违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微笑。“你是怎么做到始终保持良好的笑脸与违规司机进行沟通?”记者问到,她说“我们交警不能以势压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微笑是对司机的很好尊重,处理事情也就会很顺利了,我觉得与司机拉近距离的方法就是先敬礼、后说理、再处理。”。朱艳芳告诉记者,交警不但让违法者知道错了、错在哪里,还让他心服口服、心悦诚服地接受,养成准章守法的习惯。

“朱艳芳平时做事都很认真,她工作上敢于创新,有时把违法者当做朋友一样对待,通过一个微笑、一个敬礼,就能消除司机的抵触心理。朱艳芳还自学了各地的方言,给外地驾驶员一种出门在外见到亲人的感觉。”朱艳芳同事黄曦告诉记者。

据了解,2014年2月,一位群众来到三中岗亭,一开始对方情绪非常激动,不仅指手划脚,甚至用方言破口大骂,但是朱艳芳硬是耐心地倾听他的诉求。当了解到这位群众是来柳打工的外地人,因不熟悉柳州而把车子停在了泊位线外后,她取出《道路交通安全法》不卑不亢地向群众解释了相关的法律条款,又在违法告知书背面写上了每个辖区大队违法处理“窗口”的地址、工作时间和自己的联系电话,最后掏出150元递给群众,微笑着说:“老哥,你违法了,出来打工人生地不熟,要注意安全啊。违章停车得受处罚,希望你理解,你也不容易,拿了这钱去交罚款,就当接受我的教育吧,以后别再犯了。”群众被朱艳芳的行为感动了,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到:“有人说现在找警察难说理,我将信将疑,今天通过你的教育,我心服口服。警察同志啊,钱我不能要,就冲这份没有看不起外地人的心,我愿意配合你工作。”这位群众后来和朱艳芳果真成了朋友,还特地买了一个杯子送给她,刻着“与警为友,守法平安”。

2013年6月,柳州连夜暴雨水势上涨,突破警戒水位线,城中区多条道路受水淹泡。朱艳芳就主动请缨奔赴险情路段,不顾个人的身体条件,站在雨水里,指挥协管员深一脚浅一脚地帮助群众推移浸泡车辆,为水淹路段周边道路交通进行分流。“别傻啦,这么多车子哪里推得完?”但是朱艳芳毫不退缩,一位司机忍不住大声喊道:“她是我见过最美的警察!今天没有她,车子全部要被泡烂在这里!”边说边帮忙推车,群众们也纷纷加入到推车排堵的行列中,五个小时后大部分浸泡车辆都被安全转移,朱艳芳全身湿透、裤管上沾满黄泥,累得连话说不出了,群众有的给她送毛巾、有的买饮料,有的让她上车休息。

当记者问她是否碰到过不讲理的情况时,朱艳芳微笑着说,以前有碰到过激的司机,手里拿着刀,当时也非常害怕,“当时心里第一反应就是不能慌,即使很怕”,但她还是在协管员的协助下,通过她耐心地解说,最后还是把过激的违法驾驶员的情绪控制住了,最后按流程完成了整个违规处理流程。

“女汉子”顶半边天 把职业当做事业去做

人都说做警察苦,做一名一线女交警更苦更累,所以交警系统一般情况下以男民警居多,社会上也普遍认为警察是一门只有男人才能当得了,并且当得好的职业。但是在柳州交警支队城中大队,朱艳芳却偏偏巾帼不让须眉,用瘦弱的肩膀和系统里其他女同胞一道撑起了“半边天”,被同事们称为“女汉子”。

但记者见到朱艳芳时,怎么也不会想到用“女汉子”来形容这个秀丽而喜欢微笑的女交警,与其交流过程中,她脸上总是保持着甜甜的微笑。

据了解,柳州三中片区作为柳州市老城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特殊,柳州交警城中大队三中警组不仅要把持着车流从文昌桥进入老城区的第一道关卡,其管辖的主要路段上还有柳州市公安局、地委、柳州饭店等重要单位部门,每年肩负的交通安全保卫活动级别高、密度大、任务量强。

朱艳芳作为柳州交警城中大队三中警组副警长,为了管好这10条主干道路,8.5公里路程的片区,朱艳芳真可谓下足了苦功。“三中区域是柳州市中心城区,交通要塞,要保证交通顺畅,自己就得辛苦值守在岗位,有时候下雨都要坚持指挥交通。”她说道。

2011年,柳州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际水上狂欢节等活动,来到柳州参观、游玩的人数越来越多,外地车辆显明增加,城中区交通压力比原来增加了一倍以上。但朱艳芳却能够坚持做到车辆不少不下岗,道路不通不离岗。“记得有一次举办大型水上狂欢节,由于高度紧张和繁忙,感冒发烧一直困扰着朱艳芳,但她并未被吓下。我们男民警工作到半夜,她巡逻站岗执勤保卫到深夜,所以大家称她为‘女汉子’。”朱艳芳同事彭勇强告诉记者。

在采访过程中得知,朱艳芳的爱人也是一名派出所的民警,逢年过节别人一家团圆,她与爱人却得各自坚守岗位,家中年幼的女儿只能让老人照顾,有时候孩子病了,饿了,寂寞了,受欺负了,想妈妈了,朱艳芳却不在身边。婆婆总是念叨她,当爸的不要孩子当妈的也不要孩子。她听了这话心如刀绞,天下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有哪个女人不爱自己的家?但朱艳芳告诉记者,“在岗一分钟,奉献六十秒,只有把职业当做事业去做,才能干好这份工作。因为工作,她欠父母、丈夫、女儿很多。但是为了更多家庭的能够团圆,这点委屈总算值得!”。

据了解,朱艳芳从警工作近十年来,义务加班2400多小时,相当于多上了一年的班。但她并没有因为私事请过一天假,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既使病了也很少休息。面对着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朱艳芳告诉记者,“我没有惊心动魄的破案故事,也没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站在马路上的平平凡凡和兢兢业业,做到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