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湖光山色的美感世界

12.08.2015  01:03

达开水库一角。

  船在马达的轻微震动中摇曳着向湖区深处驶去,水清澈透明,湛蓝如洗,美丽湖区景色接踵而至,慢慢地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午后的阳光将天空渲染成暖暖的橘黄,波光粼粼的湖面闪烁着一层圣洁而又诱惑的色彩。远处迷蒙的峰峦,近处黛色的山包,青青的烟草地,秀丽与粗犷不期而至,单纯与豪迈错地交融,组成一个水天寂寥、山移水复的美感世界。湖水百拐千弯,斗折蛇形,一弯未尽,一弯又起,让你领略“船到岩前疑无路,掉转船头又一弯”的壮美景致。

  “我们的水库,就是这么美。”在达开水库开船的老赖说,为了生存,他曾在这里风雨穿行。

   1.平湖美景 垂钓天堂

  前些时日,我和市文联的十多位写作爱好者在大藤峡釆风,不久后,又参加武宣县文联组织的达开水库釆风活动。

  达开水库因位于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故乡——广西贵港市奇石乡境内而得名,位于贵港、桂平、武宣交界的大瑶山余脉龙山之中,主坝位于武宣县桐岭镇龙山雅拔屯黔江支流马来河中下游,距桐岭镇15公里,距桂平市石龙镇20公里。坝首位于桂平市石龙镇古寨村,坝底为武宣县桐岭镇鲁班村和雅八村,西南面是贵港市。站在坝上是桂平地界,跨下一步是武宣县境,素有“一脚踏三县,鸡鸣三地闻”之名。

  驱车前往达开水库的路上,沿途的风景就已经十分醉人,峰峦叠嶂间盘过一道又一道弯,路边常常是深深的悬崖。一路前行,缠绕在山顶的云雾距离我们越来越近,凉风习习,终于,那大坝上素白的“达开水库”映入眼帘,达开水库到了。

岸边垂钓者。

  登上巍峨的水库大坝,眼前豁然开朗,一洼开阔的湖泊,自西南向东北伸展,周边群山环抱,岚烟簇拥,一路水间浪隔,把众多大小不一、形态奇异的岛屿分布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叫得出名字的,也有叫不出名字的,或依山带水,或驮水而出,姿态各异。这些小岛原是一座座山头,后来建起水库后,它们就变成了一个个半岛和湖心岛,有一种出水芙蓉的意境。岛上种着甘蔗、龙眼、烟草、木薯等农作物,一片葱绿。远处的农舍,隐现在青山绿水之间,天空蔚蓝,云谲波诡,像是一块遗世的净土。

  坝首周边很静,也很少有车辆,偶尔就地放些东西,绕一大圈回来也没人碰过,这种感觉,很自由。

  达开水库水质清洁,适合各种鱼类生长,不乏鲢、草、鲤、鲮、鲶等,种类众多,吸引外地渔友前来抛杆垂钓。行走岸边,不难看到形单影只或三五结伴的垂钓者,他们来自周边市县,只因贪图水库闲逸美景驱车而来,他们装备齐全,炊具、椅子、太阳伞之类,一应俱全,连油盐酱醋都带来了。男女同行,男的钓鱼,女的煮鱼、烤鱼,再摘几株野菜煲汤,面前的水库风光旖旎,真是“爽歪歪”了。他们钓上的鱼多是马口蓝刀鱼、石鲮和草鱼。鱼虽不大,但很漂亮,洁白的鳞片闪烁,通体条状的荧光,色泽艳丽。从两三米的水里拉起来,手感总像大物一样,鱼在水中挣扎,人在岸上发力,忽站忽蹲,大汗淋漓,鱼线紧绷,竿如满弓,既怕鱼跑,又怕竿折,身在功败垂成间,心在忘我状态中。那天气,阳伞下就是桑拿,帐篷中就是汗蒸,灰头土脸,浑身上下黏黏糊糊,若有良好渔获,一切都可忽略,挑战的是外部的高温,检验的是生命的强悍。

   2.马来河的历史性蝶变

  马来河原是一条平常的小河,发源于贵港市覃塘镇天平山麓,隐藏在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之间,弯弯曲曲一路向东,无声无息地流淌,柔情款款,摇曳生姿,不起眼,更不磅礴;也许在一个拐弯处环绕着一处孤寂的山村,向着朝阳,消失在云雾漫漫之处,直至武宣县上江河段汇入黔江。雨季时,河面最宽处不过百米,深仅1米。与千千万万条乡村河流一样,它经历了农业文明的灿烂,迎来了生态文明的曙光。难以想象,一条小河的惊天巨变就发生在距今并不久远的60年前。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码头边水陆运输的交替。

  1958年10月,达开水库建设的号角吹响,贵县(今贵港市)、桂平两县的农民工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地处桂平石龙古寨村附近的深山野地安营扎寨,在马来河出口处筑坝截流。他们豪情万丈,挥洒汗水,以建设者的不可阻挡之势,在巍巍龙山,在马来河水浇灌的热土上拉开了鏖战险阻、战天斗地的建设序幕。1965年9月建成蓄水,蓄水量达4亿立方米,淹没土地128.2平方公里,南北长30公里,东西最宽处3公里,蓄水量是杭州西湖的3倍多,是广西第二大水库。现在是一项集防汛、灌溉、供水、发电、旅游、水产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而且成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成为桂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3.村民混水捞大鱼

  开闸泄洪时,随着启闭机的运转,闸门会沿着圆心上移,启开出水口,滚滚浊浪就会顺着出水口奔涌而出,以每秒数十米的流速喷向天空,落下河床,飞流直下的射流如野牛般横冲直撞,释放着原始的狂野,射流激起的狂波激荡山谷。平日里,弧形闸门犹如铜墙铁壁,拦截了满湖的蓄水,波光荡漾。

  达开水库副坝设有溢洪道功能,上面屹立着一套机械闸门电动卷扬式启闭装置,共有五扇露顶式弧形闸门,主横梁斜臂框架为牛腿支撑梁结构,包括门叶、斜支臂。由于弧形闸门结构尺寸大,自重大,而所在的溢洪道控制段空间极其有限,密封精度极高,做到在拦水时滴水不漏。五扇闸门可单独启闭运行,也可同时启闭运行。

  据说,生产队年代,偶有汛期遇到长时间的持续暴雨,原本处于高水位运行的大部分水库水位再次高涨,在开始超过汛限水位时,为减轻水库的防洪压力,水库管理部门就会启动泄洪措施,并提前几天张贴紧急通告,通告具体详尽到排洪时间为几点到几点,流量为多少立方米/秒,要求水库排洪河道两岸有关乡镇村委会及村民群众相互转告,积极做好防范措施和宣传教肓工作,保证泄洪时水库下游百姓的安全,不影响百姓生产生活。通常,他们会把泄洪时间安排在凌晨3~6点钟,天亮时,泄洪已经完成。

古寨村农户简陋的机动水泥船,它是库区人生活的一部分。

  大坝泄洪,水库内的鱼被冲出,被落差激流击死击昏。天刚亮时,已有周边村民带着捞网、木桶和蛇皮袋之类的工具,纷至沓来,站在下游河岸,层层设防,混水捞鱼,场面壮观。他们捞到的鱼,小的有几斤重,大的有三四十斤重,以鲢、草、鲤鱼居多。捞鱼的人中有不少是夫妻档,男的负责捞鱼,女的负责装鱼。有捞鱼者将鱼捞上岸后,直接就做起了买卖,就地创收。

  大多数捞鱼者是抱着娱乐的心态去的,发现有鱼就争相打捞,打打闹闹很有生活乐趣。捞得多的也并不是一家独享,亲戚朋友邻里之间都会分一点。那些年,常有龙山的教书匠拎些鱼来送给山外的同事尝鲜,那必定是水库开闸泄洪了。达开水库的鱼和其他淡水鱼一样,鱼肉皆为高蛋白、低脂肪,味道清鲜可口;不同的是,其他鱼上锅时要放很多油,而达开鱼不但不用放油,而且越煮出油越多,可供其他菜蔬用油,而且矿物质含量丰富,因而每次泄洪时人们趋之若鹜,有人幸运捞到大鱼,这被看作一家人运气的象征。

  而今,当地降雨量骤少,干旱频频,很难见到满满一库的蓄水了。

   4.深藏地下的精灵

移民老赖建于山上的家,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普通民房的模样

  来到达开,我已是故地重游。

  早在1963年秋季,我在桐岭中学念书时,就和全校数百名师生一道,从桐岭徒步前来参观。当时达开水库大坝还未完工,师生们就住在己撤离的民工的工棚里,吃着民工大食堂简单的罐蒸饭和少许青菜,各班由班主任自行管理。过惯封闭校园生活的学生来到深山野外,就像鸟儿放飞蓝天,无拘无束尽情嬉耍,欢声笑语洒满大坝沿岸。为安全起见,老师也宣布了不准游泳或单独行动等几条务必遵守的规定。然而,一到傍晚,学生们看到成群的农民工在大坝下游泳时,心里直痒痒,不由得拉群结队,混迹其中。坝下的水由浅入深,直至深不可测。脚下全是石块石碴,当你下潜至2米深处时,水温沁凉,让人禁不住哆嗦,但如此并未能阻止同学们的游泳激情,他们猫潜狗刨蛙泳,畅快淋漓。

  次日,学生队伍乘船前往参观水库输水隧道,这是一个地下隧道,深藏地下45米处。地面建有闸门卷扬机,多道钢丝绳直插水中。大家沿着垂直狭窄的进口通道随梯而下,直至一脚踏下墜道的底部,借助昏黄的灯光,可以辨清隧道的模样:宽、高各4米多,弧形顶部,周边全是钢筋混凝土浇制。据说隧道很长,直至桂平石龙,灌溉蒙圩、白沙、厚禄和港北的庆丰、大圩、武乐等地,发挥了巨大效益,使桂平的11个乡镇改变了过去农田用水困难的局面,使浔郁平原变成广西的“米粮仓”。

  隧道进水口处,两扇厚重的闸门坚牢严实地将水挡住。据介绍,每扇闸门约有5吨重,深山峡谷间,不通公路,只能用直升机空运而来。许是水深压强大的缘故,有水从闸门的缝隙中渗漏而出,汇成渠面约有20公分深的小流;在坚硬的洞壁上,有一个茶杯般的洞口,地下水柱从中喷射而出,人称“龙吐水”,行人过往要侧身绕道。脚下很滑,有个女生一不留神脚下打滑一屁股跌坐水中,裤子全湿了,招来一阵哄笑声。而同学们沿着隧道行走参观,半明半暗中,忽见前面一道强光照射进来,原来这里是隧道300米处的出口,队伍参观至此结束。大家沿阶而上,有人数了数,共有280多道梯坎呢。

  走出隧道,大家一身泥巴又脏又湿。从不知道隧道为何物的学生们都在兴奋地笑谈各自的见闻体会,有带手电筒的同学在水中捉到游动的小鱼和黄鳝,众人争相一睹为快,惊叹声四起。小鱼很白黄鳝很黄,它们生长在深邃幽暗处,总会存在神秘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地面与地下的地形和水温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然而两者虽然各有不同,却都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5.风光独好留下乡愁

  60年前那场蝶变,迎来达开一派山清水秀花开果熟的氲氤天地,充满着大龙山地理人文环境,吸引了外来旅游观光的游客,人人都对湖区的美丽赞叹不已。可是,就在这片美丽的湖区里,却隐藏着几十年不曾改变的落后与贫穷。时至今日,与山外的生态乡村相比,古寨屯那些低矮的房屋显得有些寒酸。而那里的人们却一直在为生活奔忙,守望着曾经的家,对他们来说,也许物质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从1958年秋季“达开水库第一爆”在古寨村边爆响开始,至1964年秋季的最后鞭炮声,马来河摇身变成一个宽阔的高峡平湖,奇石乡古寨这座百年村屯和他们赖以生存的耕地没入湖底,变成水底世界,人们为了祖国的建设而背井离乡,舍弃家园。然而,水的屏障阻挡了他们的过去,却没有阻挡他们的现在和将来。

  在离坝首不远处,十多间低矮逼仄的一层楼房和参差的泥土屋分散地坐落在水库的边岸,村子空荡荡的,少见人影,尤其是年轻人。土坯或砖砌的旧房子,袅袅的炊烟,篱笆墙里传出鸡鸣和狗吠。据该村人回忆,当年为建设达开水库,奇石乡淹没面积、移民人数均占大多数,古寨村尤甚。他们遵照当地政府的指令,带着不舍的心情离开古寨,举家先后迁移到武宣的沙安、旱田等地,辗转奔波,几经波折,落得尴尬的困境,最后还是回到他们生长的地方——这片美丽而又不怎么富裕的湖畔定居。

  时值黄烟采收季节,一片片烟地就分散在山头。在近水的一些坡地上,村民晾晒着成片的晒烟。在一间小屋里,一位姓陆的阿姨正在将烟叶一张一张有序地摆放在烟夹上,当天是周日,她那正在读小学的儿子在家帮忙,下午4点,他就要坐船去学校了,墙上贴着他的奖状。阿姨认为这孩子蛮争气,为他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据陆阿姨介绍,一亩山地大致可种1300棵烟苗,收成好的话,一棵可得3两干烟叶。时下一级晒烟可卖100元一公斤,次级60元一公斤。一季丰收的烟叶,可以解决一家人大部分生活开销。水库建成后,他们的田地淹在水下,如今只能在为数极少的山地种些木薯、玉米及少量花生。近几年,山林茂盛,常有野猪出没,地里庄稼还没成熟,

  早被野猪糟蹋了。烟叶味苦,野兽少有侵害,但黄烟也是不好种的,植烟土壤长期施用化肥,土壤容易板结硬实,连年种植烟叶也会因发生斑点病、花叶病而减产,所以,耕地再少也只能隔年歇种。

晒烟的村民。

  按照移民政策,国家每年会按户口本给他们每人发给600元补贴,村人称之为“酱油辣椒钱”,因为这点钱赶一趟圩都不够,比如他们去一趟桂平石龙,光是车船票和饭钱,就得开销100元,如再买些化肥、农药,也就买不到其他东西了。而村里的年轻人到广州打工,一天都可收入两百多元。村人的话里流露出些许心酸和苦涩。

  常言道,“隔山容易隔水难”。在湖区一处小码头,停靠着几只用钢筋水泥浇制的机动水泥船,船体简陋,在每只小船狭小的驾驶舱前总贴有一张小红纸,上书:一帆风顺。水库蓄水后阻断了交通,库区人开门见水,出行只能以船代步,用于赶集、到湖中孤洲上种庄稼、护送娃仔到奇石乡中心校读书。

  原先,村人没钱造船,每户人家只有一排竹筏。要到湖心小岛上面耕种只能坐竹筏前往。这竹筏仅由七八根老竹拼成,老婆坐筏头,老公狠命划,去时装些化肥,回时载些庄稼,再不能装载他物,人称“夫妻筏”。

  多少年来,夫妻筏一直是村人沿用的生产生活的水上交通工具。直到新千年后,村民才各自筹钱一万多元,请人浇制钢筋水泥船,水泥船是机动的,行船又快又稳,比起以往的竹筏,村民们算是“鸟枪换炮”了。

  教学点撤并后,因考虑到孩子们小,坐船不安全,村中仍保留一、二年级两个班级,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要到奇石乡中心校上学,水泥船成为他们的唯一交通工具。从坝首到乡中心校,坐船往返于两小时的水路,碰上天气不好的时候,渡船还得停航。条件虽然艰苦,但依然挡不住孩子们的求知梦。

  过去的已然过去。村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篮里的土鸡蛋是自家养的柴鸡下的,屋外晾晒的小鱼是水库里打来的,烧火的柴是山上的枯枝,几代人就是这样生活过来的。

  有日出东方,就有夕阳西下,一天的行程很快结束了。傍晚时分,一行人又登车踏上归程。再见了,难忘的达开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