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 示范区建设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09.12.2015  20:05

        “创文明岜山,做文明村民”“青春在行动,共筑中国梦”……近日,记者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桥巩乡岜马村,一排排图文并茂、新颖活泼的文化墙矗立在乡村小路边。由村民自己绘制的1100余平方米的国学经典居民文化墙,将原本收于书中的国学经典变成一道道“会说话”的风景,淳朴的小村庄由此透出浓浓的文化气息。2013年,岜马村村民自发投工投劳、捐款捐物,建起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不仅包括文化科技卫生综合楼、舞台、灯光篮球场,还建起了健身休闲小广场、居民文化长廊,岜马村也由此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

        两年多来,来宾市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以《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坚持“政府引导、重心下移、整合资源、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路线,多措并举,落细、落小、落实,不断巩固和提升示范区创建成果,打造“升级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小财政办大文化

        11月26日早上,家住来宾市兴宾区新华路的电工韦师傅来到新建成的来宾市工人文化宫打篮球。每天半小时的篮球运动,让他一整天都精神满满。在文化宫里,健身室、球类活动室、阅读、舞蹈、书画等各类功能室为来宾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服务。

        2008年起,来宾市以公共文化为突破,开展了以“求知、求技、求乐”为目标的惠民文化工程,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探索出一条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经验。2013年,来宾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成功,这给来宾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注入了强大信心。验收结束后,来宾市针对城区文化网络建设的薄弱点,进一步加强市级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和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构建“十分钟文化圈”,并将村级文化设施向村屯铺开。2015年,来宾市投入28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106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并建设了16座乡镇无线发射台站,实施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群众将可收看到16套以上标清地面无线数字电视。

        如今的来宾,高标准的灯光篮球场和文艺舞台已覆盖全市700多个行政村,1297支农民篮球队和1012支农民文艺队活跃在城乡,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够看书读报、唱歌跳舞、下棋锻炼……

        群文活动遍地开花

        今年1月5日,来宾市第七届文艺大展演在人民公园启动,迄今为止共开展了县级以上展演200余场。贯穿全年的文艺大展演把各个单位、社区的文艺演出纳入体系,为当地市民献上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文艺的繁荣需要一个平台,我们提供一个平台,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象州县文化馆副馆长张友松说。如今,来宾市已形成“市级天天演、县级周周演、乡镇月月演、村级季季演”的文艺大展演体系,每年举办宣传文化活动2万多场次,参与群众200多万人次。今年通过“文化进万家·欢乐下基层”文艺演出活动,文艺工作者深入乡镇社区、军营、企业演出50余场,同时还开展了大阅读、大培训、“文化结亲”等活动。

        依托于渐趋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来宾市文化部门还积极拓展服务外延,创新服务方式。来宾市图书馆创新免费开放服务方式,与鹿州监狱、驻地部队、来宾一中等10余个单位建成图书流动服务点,延伸了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空间。

        文化惠民硕果显著

        “近年来,我们村的文化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村里文艺队的水平总也跟不上,我们想请上级部门派老师来指导一下。”在接到来宾市兴宾区桥巩镇桥巩村六村屯村民的反映后,一位歌舞专业的文化馆工作人员迅速进驻桥巩村。村民陆桂新告诉记者,来宾市实施的“三求”工程,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来宾市历届党委、政府坚持提高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落实好群众的诉求,让群众享受文化建设的成果。近年来,文化惠民的理念深深扎入这片大瑶山区,市、县、乡、村四级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数字化资源服务、基层小广播遍布乡村,城乡差距大大缩小;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呈现出“永不落幕的文艺演出、永不散场的体育赛事”的活跃局面。如今,来宾市的社会治安也明显好转,2015年,来宾市社会治安案件比2014年同期下降36%。

        “当前,示范区建设已逐步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发展。”来宾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杨春阳表示,来宾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将有利于塑造“心容天下,敢为人先”的来宾精神,为群众构建安全、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