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北区国税局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

16.10.2015  16:28

  柳州市白沙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的会计郁再淳,最近体验了没有专管员的办税。当他来到广西柳州市柳北区国税局领购发票时,发现所有事项都能在办税服务厅窗口“一站式”办理,不再需要专管员带领着到处审批。纳税人原来需要几天才能办完的事情,现在只要几分钟就能办好。

  金税三期上线工作如火如荼,如何更好地对接“互联网+税务”,让纳税人办税更便捷、让税收执法更规范?柳北区国税局彻底取消以往税收管理员固定管户制度,建立以纳税服务、风险管理为中心,以分类管事为主导,深化团队合作,强化痕迹管理的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突破税收征管困局的有效路径。

   思变

  征管现状呼唤改革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构建以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为目标,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围绕这一改革思路,柳北区国税局专门成立了征管改革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和筹划改革方案、指导具体实施过程。

  “组建四大管理团队,分事项专业化管理,重构征管新模式……”从2015年1月起,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在柳北区国税局正式启动。

  “这与当前柳北税源状况的深刻变化和现有体制下的征管矛盾息息相关。”柳北区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平安说。这是柳北国税征管改革的动力来源。

  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迅速发展,国税机关工作对象、手段都发生了新变化:辖区范围纳税人数量迅速增长。截至目前,柳北区国税局管辖纳税人达4476户,而税收管理员仅有16人,其中企业税收管理员人均管理146户,个体税收管理员人均管理679户。16名税收管理员面对4000多户纳税人,从开业办证、日常管理、税法宣传到纳税评估、调查核实等,对整个征管过程进行管理和服务,工作量巨大而繁琐,难免捉襟见肘,征纳成本和管理风险进一步提高。

  在现行体制下,税收征管效率不高、征管资源配置不合理、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大等问题日益凸显,税收征管工作遭遇瓶颈。首先,税收征管效率不高。其次,征管资源配置不合理。当前,税源管理职能主要由县(市、区)局的税源管理分局承担,难以全面掌握企业跨区域涉税信息,同时也缺乏信息处理能力,这导致复杂事项的处理层级过低,加剧了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最后,对一线税务人员来说,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较大。依照税收管理员制度,当前税收管理员共有六大项十几小项职责。这种不分层次、不分重点的税收管理员管户模式,会造成全面管而管不住、管户太多管不了、管户太大管不好的状况,税收流失风险很大。

  “我们的改革,实际上是基层的改革实践、基层的迫切需要推动着改革方案的出台,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罗平安说,“面对新形势下的税源变化和现行体制下的征管矛盾,只有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税收征管制度,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探索

  创新团队管理方式

  征管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破解问题的办法有哪些?柳北区国税局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思路愈加清晰。

  实现组织管理结构的扁平化是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突破口。柳北区国税局全面调整机构设置,将所有税务人员分为4个团队。其中,纳税服务团队整合了纳税服务股、征收管理股、政策法规股、收入核算股工作职责,在办税服务厅建立办税前台及办税后台,全面承担依纳税人申请发起的所有涉税事项。风险应对团队整合了税源管理分局及税源管理股,新建风险处置股、涉税调查股、基础管理股、纳税评估股,建立起以风险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督察管理团队整合了监察室、党办及信息中心工作职责。行政工作团队整合了办公室、财务管理股、人事教育股、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职责,一手强化执纪监督和风险管理,一手提高行政效能保障水平。

  纳税服务团队集中在办税服务厅,征管、法规、收入核算等部门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后台,对窗口前台进行强有力的支撑,形成后台服务前台、前台服务纳税人的模式,为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领购发票、申报纳税和减免税提供更大的方便,实现在行政审批和办税负担上做减法,提速率达59%。征管改革到位后,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大多数税收管理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不再固定管理某一纳税人,而是专注于风险的识别和应对。依靠强大的风险应对团队,建立起科学的税收风险管理方式以及分类分级的税收管理机制,前台与后台工作协调互补、无缝对接。

  柳北国税深化改革,尤其突出税收征管基础、税收征管质量的地位和作用。在风险应对团队新建基础管理股,主要负责户籍管理、违章处理、涉税提醒、档案管理等基础事项,解决了以往分部门、分企业、分类型管理以及税收管理员监管不到位造成的企业信息分散、失真的问题。仅2015年第一季度,该局就对辖区4663户存量纳税人基础信息进行了复核,核实并修改了差错信息385户330余条,并按经营行业、地域分布,分别建立了326户涉农纳税人、71户板材生产纳税人税收管理动态监控台账。

  四大管理团队的分工和合作,是征管理念、职责分工、资源配置、管理方式的创新,不断完善专业化管理,根据不同对象、不同业务,合理分配征管资源,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管理。

  分工协作,归口管理。凡是纳税人找税务机关办理的事项,都由综合服务股在大厅当场办结或流转到后台(综合业务股),再由后台根据具体情况,推送到基础管理股、涉税调查股、风险处置股、纳税评估股限时办结,最终由大厅窗口出件;凡是由各级风险监控系统或风险监控部门发起,税务机关找纳税人的事项,都由综合业务股向基础管理股、涉税调查股、风险处置股、纳税评估股推送,限时办结,统一处置。彻底取消税收管理员固定管户制度,变“找谁办事”为“到哪办事”。

  分岗定责,流程管理。将税源管理事项分为基础管理、涉税调查和风险处置(包含纳税评估)三大类,按照依事项设流程、依流程设岗位、依岗位定职责的思路,实现流水作业式的分事项专业化管理。其中,基础管理类包含户籍管理、违章处理、涉税提醒、档案管理等基础事项;涉税调查类包含涉税事项或涉税信息的调查、巡查,以及行业征管整顿等外部事项;风险处置类包含内部、外部推送的风险应对、纳税评估、涉税资格注销等风险事项。三大类业务环环相扣,形成重基础、强管理、严防范的犄角之势,增强了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分类控源,规范管理。农产品收购发票是可抵扣进项发票中的“四种票”之一,个别企业利用农产品收购发票由企业自行填开的特点,采取虚开金额、改变销售方等手段违规操作,甚至将农产品收购发票作为进项税额的“调节器”,偷逃国家税款。柳北区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以农产品收购行业为突破口,进行有效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分类管理差别化、分户管理团队化的格局。主动应对税收风险点,风险应对团队按经营行业、地域分布,分别搭建纳税人税收管理动态监控台账,并分派4个小组到用票异常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对2014年度开票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涉农企业进行重点监控。通过收集、掌握企业生产能力信息,测算企业实际产能,全面分析比对,控制专用发票、收购农产品发票使用量,防止虚开发票,防范隐匿产品销售收入行为。

  征管模式的重构,在岗位分工上体现出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特点,对各部门、各岗位税务人员,在税收业务上、信息化操作上、工作责任心上要求更高。

  充实一线征管力量。实施团队管理后,柳北国税在人力资源调配上更加灵活,整合行政管理团队、督察管理团队人员,增加征管一线人员配置。其中,行政管理团队由8人减少至5人,督察管理团队由6人减少至5人。在全局49人中,有32人直接从事税收管理,占65.3%。“以往既要下户巡查巡管,又要催报催缴税款,按下葫芦浮起瓢。现在专门应对税收风险,虽然很忙很累,但很充实,很有成就感!”柳北区国税局税务人员江雪,在由税收管理员转变为风险管理员后感慨颇多。目前,纳税服务团队、风险管理团队分别配置税务人员12人、16人,加上北雀税务分局2人及沙塘税务所2人,负责全局纳税评估、13户超千万元重点税源企业管理和服务,打造立体的税收征管体系。

  发挥团队管理效应。局长负责全面统筹,4个副职局领导分管1个团队工作,各团队负责人负责具体工作,柳北国税围绕核心征管流程重新分工,达到了减少中间层级、扩大管理半径、增加管理效益的目的。取消税收专管员后,催报催缴作为一项前移的重点工作,主要由纳税服务团队、风险应对团队负责前期和后期的具体工作。在申报期,纳税服务团队催报催缴岗对应申报纳税人,发送一次申报提醒短信;申报期最后3天,前台和后台工作任务较少的税务人员支援催报催缴岗税务人员,对未申报企业进行电话催报;申报期最后一天,对尚未申报的企业,纳税服务团队负责人亲自落实。风险应对团队基础管理股的3位税务人员侧重后续管理,降低企业处罚风险。前期对纳税人基础数据进行了核实修正,夯实了催报催缴工作基础。对未按规定期限申报缴税的纳税人,风险应对团队负责人统一协调、分组派工、下户落实。2015年4月,集中了小规模企业按季申报及所得税按季申报,催报催缴工作压力增大。纳税服务团队和风险应对团队发挥团队优势,交叉互补,全员参与,由原来单兵作战向团队作业转变,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纳税人自主申报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

  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柳北国税在征管改革过程中,通过机制创新,实现了干部队伍的专业化细分,提高服务水平和监管水平。4个团队4位团队负责人,每天的具体工作由团队负责人具体安排,这就要求团队负责人具有更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更高的统筹能力。实行管事制后,风险应对团队的负责人江雪感到身上的担子增加不少。除了安排新办纳税人信息核查、有关涉税事项调查外,每天一上班,她还要分析所辖企业是否存在涉税疑点,一旦发现疑点,马上派人下户核查。涉税调查股的税务人员也说:“如今我们要求业务更熟练、执法更专业,要是不熟悉业务,即使被派去下户,也可能发现不了问题。”税源管理团队面对的业务广泛,为有效应对,每个团队负责的涉税事项(局部事项)定期(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轮换调整。

   谋划

  全面对接金三工程

  今年9月,广西作为全国第一批上线的六个省(区)之一,将正式上线运行金税三期工程优化版。金税三期是“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的宏大工程,将有力促进税收业务管理、行政管理的重组和优化,给税收管理和服务带来巨大影响,税收工作面貌发生根本转变。

  柳北区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平安对此充满信心:“金税三期以流程管理为导向,实现工作找人。这与我们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核心一致。金税三期上线后,征管新模式将做到无缝对接、高效运转。”

  坚持优化服务与强化征管的有机统一。在整合、简并、规范各类涉税事项过程中,注意抓好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之间的衔接,坚决避免有事没人管和有人没事管的现象发生。金税三期上线后,所有税收业务全部纳入,采取工作流处理方式。现阶段,柳北国税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引入了痕迹化管理手段,建立权责分明的派工机制,在工作运行机制和职能分配上,消除税务机关执法风险和企业涉税风险。完全对接金税三期工作思路,整合业务处理网络的信息化手段,彻底解决“谁来做、怎么做”以及“做得怎么样”的问题。

  坚持需求导向与促进遵从的有机统一。柳北国税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突出纳税人的主体地位,科学界定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引导纳税人自我管理、自觉遵从税法。一方面加强纳税人培训和政策辅导。采取常规新办纳税人培训与纳税人订制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降低纳税人的涉税风险,解决日常税收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税企联系。充分利用柳北国税微信平台、税企QQ群、12366纳税服务热线、办税服务厅咨询台、基础管理团队咨询热线等平台,及时解决纳税人在办理涉税事项时遇到的问题,确保纳税服务“超市”正常营业、全天营业。

  坚持落实规范与升级创新的有机统一。柳北国税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是全面落实纳税服务规范和税收征管规范的主动创新。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该局还将在服务创新方面大胆探索,为制定出台升级规范作努力。

  税收征管改革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带来了积极效益。柳北区区长左崖介绍:“办税效率提高了,纳税人满意了,较好地支持柳北区经济发展。”柳北区检察院检察长对柳北区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作出评价:“税务人员的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都降低了,路子走对了。”柳州市国税局局长叶春生欣喜地说:“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该局组织收入完成较好,干部队伍思想高度统一,办税热情、工作有了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