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岁"树王"救活了:曾被卖到贵州 追回后护理一年

06.12.2014  17:06

被盗走卖到贵州 追回后精心护理一年

300岁“树王”救活了

经过一年的养护,种植于柳州马鹿山奇石公园的这棵老喙核桃树已经发出不少新叶。记者张存立 摄

广西新闻网 -南国今报柳州讯(记者王剑)一株树龄达300多岁,生长在鹿寨县拉沟乡深山腹地的喙核桃“树王”,去年4月被不法分子连根挖走,并辗转运送到了贵州省。案件告破后,“树王”得以重归故里,移植到了柳州市区内马鹿山奇石博览园里。经过园林部门一年多的“特别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确定,“树王”已经成功栽活。

昨日下午,记者在马鹿山下的柳州奇石馆门前,见到了这株经历了偷采盗挖、长途转运,并最终结束“奇幻漂流”、根植龙城的喙核桃“树王”。在四周小乔木的衬托下,主干高达17米的“树王”显得格外挺拔伟岸,树身上部,已经长出不少细枝新叶,簇拥在旧枝创面周围,随风摇曳。幸运逃过生死劫难,“树王”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去年4月20日,这株胸径达1.99米,主干围径超过6米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遭到偷采盗挖,不知去向。案发后,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三级森林公安联动展开跨省追缉。专案组辗转江西、贵州、湖南等地,最终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一苗圃内,找到了已被移至该处的喙核桃古树,并同时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摧毁了一个非法采伐、收购、运输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跨省犯罪团伙。

当年10月31日,“树王”被从贵阳接回柳州,移植到了马鹿山奇石博览园内的柳州奇石馆门前。

此后,“树王”的养护、复壮工作,成了柳州市园林科研所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年多来,专业技术人员对其实施了无微不至的“特别护理”:移植过程中,先用消毒药水为其杀虫杀菌,同时去除树根的残、断、霉变部分,并在创面涂抹生长剂和生根粉;为了避免树体蒸发失水,大树移植时,基本上所有的枝条、叶片都被剪掉,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靠给树木滴注营养液,来维持“树王”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今年春天,“树王”开始萌发嫩芽,但园科所工作人员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对“树王”的监测护理。所长助理朱鸿杰说,因为树干本身积存养分,树木死亡后的一段时间内,仍有可能发芽抽枝,这被称为“假活”现象,因此,当时还不能确定“树王”已经栽活。但在经过一年多的跟踪监测之后,专业技术人员发现,这些新生的枝条、叶片长势良好,已经可以排除“假活”可能。这标志着,“树王”已经成功栽活。

近期,市园林局在开展古树名木调查工作时,已经将其列入古树名录。记者了解到,柳州市区范围内树龄在100年以上的446株古树中,喙核桃仅此一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