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桌上的桂林名菜:糯香排骨 蒸笼里的糯米香

15.01.2015  14:16

  糯香排骨色香味俱全。

  糯米、排骨、红枣和玉米是糯香排骨的主要原料。

  放入蒸锅之前,排骨需要叠放整齐,再用糯米均匀覆盖。

  蒸排骨是一种很好的排骨做法,最大地避免了排骨营养的流失,而用糯米和荷叶来一起蒸则更是美妙无穷了——— 揭开蒸笼,热腾腾的蒸气飘散开来,荷叶和糯米的清香加上排骨的醇厚香味,让人垂涎三尺!

  对喜食糯米的桂林人而言,老少皆宜的糯香排骨,亦菜亦饭,在满足人们味蕾的同时也填饱了肚子。

   ■名菜故事

  作为一道家常菜,糯香排骨在整个中华大地都非常受欢迎。据近期一项“华夏美食中国行”的调查统计,糯香排骨不仅在八桂大地有,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地也有经营销售。

  桂林美食家“谭味道”说,糯香排骨这个菜来源比较复杂,没有一个统一的出处。有人说是湖南的,因为湖南人做蒸菜比较擅长,恰巧这个菜又是蒸的;也有人说是江浙一带的,因为那边的人爱用荷叶包东西来做菜。当然也有人说是桂林自创的,因为在广西,桂林的糯香排骨与梧州的荷叶饭有异曲同工之妙,算得上是一个系列的姐妹菜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梧州的荷叶饭便已经盛行了,与现今桂林人做的糯香排骨十分相似。那时候,在梧州随处找一间茶楼要一份荷叶饭,外加一碗乳白醇鲜的上汤,便是触手可及的美味。荷叶饭主料是上好的丝苗米饭,馅心有烧鹅肉、鲜虾肉、冬菇、叉烧肉、烧猪肉、蛋皮粒、葱粒,是用盐、味粉、生抽、蚝油、胡椒粉、料酒等调料炒烩,包裹的东西是用青绿的荷叶。上桌时,折叠成四方形的荷叶,摆在笼内,古朴典雅,热气腾腾,香气袭人。打开后急切地咬下一口,香浓味鲜,饭粒松软,馅滑肉爽,时不时喝上一口热鲜的上汤,那和顺的滋味齐刷刷地涌上来,口感真的是令人叫绝,Q得很。

  “泮塘荷叶尽荷塘,姐妹朝来采摘忙,不摘荷花摘荷叶,饭包荷叶比花香”,这是民国初年的一首《羊城竹枝词》,由于梧州地理位置距离广东近,有人据此认为荷叶饭是由广州传来的。而后,桂林的茶楼也有类似的品种,只不过广州那边用烧鹅,梧州用的是烧猪肉,而桂林用的是猪子排。

  谁最先用猪子排做成了现在的桂林糯香排骨,如今已经很难考究。“谭味道”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糯香排骨便开始出现在了桂林的餐桌上,由于它经济实惠,亦菜亦饭、美味可口,逐渐成了最受桂林人欢迎的菜品。到了90年代以后,这个菜几乎成了所有酒楼饭馆的招牌菜,点菜吃饭的,结婚请酒的,都喜欢点上一笼糯香排骨。

  追溯到80年代前,肉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种奢侈品。卤水糯米饭,拌上点酱油、姜葱、八角等调料,或许就是糯香排骨的前身了。

  “看上去黏黏腻腻的糯香排骨,也象征着一家亲亲密密。”“谭味道”说,有一次朋友一次点了两份糯香排骨,一份自己吃,一份带给母亲。朋友说,以前日子苦,但母亲宁愿苦了自己却把最好的留给他,小时候的自己不懂事,一点也没剩下给母亲,如今回想起来,十分愧疚。对于他来说,糯香排骨不仅是一道怀旧的美味,更是他能为母亲尽的一点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