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圆中国梦——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巡礼

16.08.2015  20:11

  新华网鄂尔多斯8月16日电 题:相聚内蒙古 共圆中国梦——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巡礼

  新华社记者刘军  林超  张泽伟

  这是一幅壮丽斑斓的画卷,徐徐展开的,是描绘锦绣河山的共同祈愿;这是一曲和谐动人的交响乐,超越欢乐的,是守望精神家园的共同信念;这是一次放飞希望的起航,凝聚力量的,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梦想。

  自9日起,为期9天的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连日来,兄弟情谊在切磋中交融,民族文化在展示中认同,发展力量在团结中凝聚。

   万方乐奏有于阗

  北国草原的“蒙古式摔跤”搏克、西北回乡的“平民曲棍球”木球、南国大地的“中国式橄榄球”抢花炮、帕米尔高原上的高空走绳“达瓦孜”、雪域高原上的“大象拔河”押加……17个竞赛项目、178个表演项目,是各民族传统体育和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和璀璨绽放。

  维吾尔族“高空王”阿迪力,在身上没有保险绳的情况下,与队友一起在高空绳索上表演了新疆舞、蒙眼踩盘子、独轮车等,引得观众阵阵尖叫。44岁的阿迪力已是第九次在民族运动会上献艺。“我们要借助民族运动会舞台,把‘达瓦孜’艺术推向全国和全世界,”阿迪力说。

  跟“达瓦孜”一样,来自湖北恩施州的“肉连响”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表演者以手掌击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得名。28岁的刘守红带领自己的团队用粗犷、豪放、潇洒、活泼的表演,将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展现无遗。

  作为本届民族运动会中参赛运动员最多、争夺最激烈项目,民族武术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选手们“舞刀弄枪”,施展“各路兵器”,让观众拍手叫绝。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其取向应是向现代文明的转型。刘守红说,跟前辈相比,我们的表达方式更加新颖、多元,为了吸引年轻人,从音乐、服装、舞蹈等方面给传统项目增加了一些流行的元素。

  本届民族运动会竞赛表演部裁判长,来自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国家一级导演邓兰英说,少民族体育项目博大精深,其产生背景与各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这次大会,为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提供了展示舞台,并推动其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百川交融共向东

  自1953年首次举办以来,民族运动会已经走过了62个春秋。自创办之日起,它就是各民族体育和文化交流互动的平台,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像千姿百态的溪流、河川汇合交融,形成灿烂的中华文明大河,奔流向东。

  欣赏着民族大联欢中心舞台上的朝鲜族舞、蒙古族舞等民族歌舞表演,27岁的藏族小伙子旦增尼玛说:“很多民族舞蹈都是第一次看。”旦增尼玛代表西藏参加了武术项目比赛,获得三等奖,这让他很自豪。“弘扬中华民族的武术,我们不缺席,”他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通过民族运动会,很多传统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不再是“独门秘籍”。生长在内蒙古草原的敖登苏都参加了回族式摔跤绊跤比赛。敖登苏都已连续参加5届民族运动会,参加过除藏族式摔跤北嘎以外的所有跤种比赛。“吸收其他民族的长处,对于每一名摔跤运动员都有利,”敖登苏都说。

  已参与过7届民族运动会秋千项目的裁判长黄燕生介绍,体重对于秋千的成绩影响很大,为了让体型娇小的南方少数民族参与秋千运动,2007年秋千运动开始执行新规则,分55公斤级和55公斤以上级,自此南方的少数民族秋千运动员开始脱颖而出,本届民族运动会共有13个省区市参与秋千运动,为历届参与队伍最多的一届。

  看到其他民族掌握了本民族的“绝技”,15岁的朝鲜族女孩金恩延微笑着说:“没得冠军虽然遗憾,但看到我们朝鲜族的秋千运动也同时被苗族的姐妹们喜欢,我们还是很开心。”本届比赛中,她和队友因比赛中秋千缠绳而与冠军无缘,最终是湖南苗族运动员在这一项目中获胜。

   同心共圆中国梦

  民族体育,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民族运动会,也成了他们寻梦和圆梦的舞台。

  “与拿比赛名次相比,我们这一次更希望能把独竹漂带回家。”福建代表团的领队魏春说。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本来与福建省并不“搭界”。魏春所在的福鼎市有个曾经的“全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旅游资源丰富,魏春希望把独竹漂表演带回去,助力旅游资源开发。福建队员这次参赛的技巧,是从网上视频学来的。

  宁夏青年丁马龙为了全身心投入木球比赛而辞去工作,丁马龙说:“传承木球是父亲的事业,我也要尽力帮帮他,让木球运动传播到更多地方。”父亲马建国是银川市高级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作为教练,马建国曾执教篮球、田径等队伍,但唯有木球让他最执着。这次运动会,马建国祖孙三代全部到场,自己是教练,儿子是选手,82岁的岳父是拉拉队。

  广西壮族小姑娘韦杨遮荣获独竹漂直道竞速60米一等奖。获奖后她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打了电话。韦杨遮含着泪说:“爸爸妈妈非常辛苦,他们供我上大学。我的梦想就是能够成为他们的骄傲,能够为我的家做一些贡献。” 

  韦杨遮来自广西柳江县龙凤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并不宽裕。初练独竹漂时,不会游泳的她呛了好多水;她身材娇小,挥动竹竿较为吃力,两只手掌的虎口都磨出了水泡,至今每划一下竿都会生疼。

  “龙舟能进奥运会,而我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这是我一辈子的梦想,也是我们每一个龙舟人的梦想。” 来自吉林的李丹说。李丹是本届龙舟比赛唯一的女教练,她说:“团结是龙舟独特的魅力,只有团结才能胜利,正是这一点吸引着我。

  小康梦、传承梦、家庭梦、奥运梦……正是一个个“我的梦”汇聚成“中国梦”,也汇聚成一种更为充沛的力量,推动我们负起历史的使命、实现民族的复兴。(完)

[责任编辑: 周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