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县陶圩镇:垃圾分类 乡村清洁

22.07.2016  09:40
  走进横县陶圩镇平林村委露林村,村口水塘清澈洁净,水塘边杨柳依依,一派和谐美好的景象。再往村里走,村道巷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不见了杂物的踪影,也看不到零星垃圾。最奇怪的是,走遍全村竟寻不到一个垃圾桶。

  露林村有420户农户,全村人口1330人,每天产生的垃圾不少,如何有效处理生活垃圾曾是一个难题。近年来,露林村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终于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垃圾处理办法。

   约定“垃圾不出门

  一个没有垃圾桶的村庄却能将环境清洁工作做得这么好,这离不开每位村民的努力。以前的露林村,村中设有垃圾箱(桶),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村民乱丢、乱倒垃圾的陋习,反倒常常因为清理不及时造成垃圾堆积、异味扑鼻的情况。

  垃圾桶形同虚设,是设是撤,成为村里最大的“议题”。村民们多次召开小组会讨论后,大家一致决定把村中的垃圾桶全撤了。没了垃圾桶,垃圾往哪儿扔呢?村民讨论决定,各家要管好自家的垃圾,在公共场所产生的垃圾要带回家中统一处理。久而久之,露林村群众约定俗成了一个“垃圾不出门”的良好卫生习惯。

   垃圾分类更环保

  垃圾分类处理是有效处置垃圾的一种科学管理办法。露林村有效地运用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在全村推行垃圾两级分类,村民们约定将自家垃圾以可堆肥、不可堆肥两大类进行分类收集,并按时放置在垃圾采集点。这是做好垃圾分类的第一步。

  村屯清运员收集完各户垃圾后,为保障垃圾焚烧得更为彻底,把不可堆肥类垃圾进一步细分,将玻璃、电池、铁制品等不可燃类分拣出来,进行回收处理。这种做法实现了垃圾的日产日清,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及时清运是保障

  露林村采用屯收、村焚烧的垃圾清运处理方式,村委将村屯生活垃圾日常清运项目以每年4万元发包出去,聘请村屯清运员,负责村屯的日常垃圾清运和焚烧工作。保洁员每天定时到户到点收取农户垃圾,及时运往垃圾焚烧处进行处理,保障村庄整洁。

  村委还注重做好对清运员、保洁员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村民采用每日一巡查、每周一报告方式,及时了解清运员、保洁员工作情况,并按照工作情况对相关人员奖优罚劣。这一方式大大激发了清运员、保洁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往垃圾堆积、清理不及时的现象大幅减少了,村屯保洁逐步走向规范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