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最牛”车主224次交通违法未处理

25.12.2014  13:32

图为执勤交警在都安收费站执勤点检查。

  近日,自治区公安厅交警总队对全区150名交通“违法大户”进行了曝光。其中,我市有5辆违法车名列其中。目前,已有1辆车车主到交警部门进行了处理,仍有4辆未处理。记者采访发现,这些违法车辆都有共同的特点,连续三年未按规定年检;违法行为多为达到报废期的车辆;由于扣分太多车主逃脱处罚等。

  “牛”车违法224次

  记者从河池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科了解到,位居违法记录榜首的车辆是宜州市的一辆日产天籁轿车。

  据了解,该车2006年办理入户,根据车辆的行驶记录发现,违法记录高达224次。民警介绍,办理车辆入户后的几年,该车曾有几起违法记录,车主也曾到交警部门进行处理。后来,或许违法次数过多,车主的驾驶证的分值不足以抵消,于是索性不处理这些违法记录。经查,该车辆违法行为,被记了500多分,总计罚款数额高达44450元。

  违法行为以超速居多

  我市交警部门在对违法车辆的违法行为分析发现,以超速行驶、不系安全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禁止标线通行等几大违法行为为主。其中,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的违法行为最多。截至12月22日,共查处河池市辖区内高速公路超速驾驶行为205632起。

  据交警支队秩序科负责人介绍,高速公路路况好,设计行车速度高于普通公路,很多司机见路况好便掉以轻心,在有的路段不按规定时速行使,或通过隧道时没有减速。有的车子甚至超过限速的70%-80%以上行驶,这样的行为容易造成危险的后果。记者发现,产生违法行为的车辆多已处于或接近报废期,甚至是过了报废期依然上路行驶的。那么,车辆产生如此多的违法记录不处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该负责人表示,车辆如果大量违法,车主不去处理和检车,也无法购买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可能面临无法负担的经济赔偿,对自己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交警部门多招治“牛车”

  面对“违法大户”,目前我市交警部门已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督促车辆所有人进行处理,同时利用电子警察系统与卡口布控相结合,查找“牛车”踪迹。这些“牛车”的车辆与车辆所有人均被列入黑名单,需处理清违法记录才能办理其他车管业务。

  据了解,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相关规定,连续三个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检验合格标志,交警部门可依法扣留机动车并强制报废。对上榜的车辆,一经路面查获,交警部门将立即扣留车辆,对驾驶达到报废标准车辆的驾驶人,吊销驾驶证。下一步,交警部门将进一步加大通报车辆违法大户,并通过多种渠道督促违法大户尽快处理违法记录。(河池日报记者 韦颖婕 通讯员 韦国广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