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纪实

23.10.2015  11:01

  “壮乡鼎盛,根在教育。武鸣县要均衡协调发展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教育、优质教育的需求。”在全县教育大会上,县委书记黄国健谈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时掷地有声。

  近年来,武鸣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规划、优先保障、高位均衡、强力推进、高效发展,义务教育实现了从均衡到全面深入的跨越,使全县的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阳光雨露。

   高标准建设 实现城乡办学条件均衡

  日前,来到武鸣县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双桥镇中心校。行走在校园中,新楼林立、绿树成荫、环境清幽,上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科学规划的风雨球馆、塑胶跑道,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墙,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无尽地诉说着武鸣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了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同步推进。

  硬件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的最基本要求。一直以来,为实现城乡办学条件均衡,武鸣县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求始终做到“三优先三增长”,即“发展规划优先安排、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2011至2014年,县本级财政共投入义务教育经费156094.2万元,约为2007至2010年的1.79倍。3年来共投入45081.94万元,新建校舍338栋,建筑面积19.27万平方米;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改造实验教学仪器项目工程、课桌椅更新工程、校园宽带网络10兆光纤接入工程,装备1412套教学多媒体班班通,购置2674台计算机和68.71万册图书配置到125所学校。投入9742万元,新建教师周转房和公租房70栋1627套,建筑面积64919平方米。

  同时有计划地撤并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初中、村级小学及教学点,整合优化县域教育资源。全县小学、初中学校分别由2008年的143所、25所调整为现在的110所和21所。

   高素质发展 实现义务教育师资均衡

  教育均衡,不仅要有好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更要有一个均衡的教师资源配置作保障。为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武鸣县通过建立新招特岗教师补充、教师支教交流机制、强化教师业务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能力和水平,致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近3年来,通过“双选”方式新招特岗教师350名补充到农村小学,有效地解决了武鸣县农村教师队伍年龄偏大、农村偏远薄弱学校师资不足、学科结构欠优等瓶颈问题,有力地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大力实施“支教帮扶·交流轮岗”行动。引导、鼓励优秀教师到村级薄弱学校或教学点任教、支教,开展“送教下乡”、“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推动优质资源流动,整活了教师队伍这盘棋,缩小城乡教育差距。2010-2014年,全县共派出学校领导434名,骨干教师1152名到结对学校挂职或支教、走教,校长、教师交流率达10%以上,促进了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均衡发展。

   多举措推进 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为助推教育均衡发展,武鸣县多举措实施品牌精品战略,全面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

  实施打造“名校工程”和“校园文化工程”,自主探究、发现合作等新型教学方式逐渐普及,校园文化异彩纷呈,学校成为学生追求理想的学园、陶冶情操的乐园、教师安居乐教的家园。先后有23所、50所以上学校分别荣获自治区级、市级以上荣誉。2010年以来,全区、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到武鸣县学校参观考察学习近28000人实施“培育名师工程”,按照“理念新、业务精、品德高”的标准全力打造武鸣教育团队,涌现出一批名教师、名校长。其中一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5位教坛名师被评为特级教师,16位教育教学尖兵被评为“八桂优秀乡村教师”。

  实施“民族教育工程”,把唱壮乡山歌、跳竹竿舞等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教学,每年组织师生参与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活动,促进民族特色文化与先进文化相结合的校园文化硕果累累。武鸣县“尼达妮”学生合唱团连续5年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为享誉全区、全国的民族文化品牌。太平镇庆乐小学“壮族文化传承节”主题歌《情满五色糯米饭》荣获第十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奖金奖。

  实施质量品牌,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教育原则,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县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在自治区、南宁市一流水平,先后获得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自治区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县、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先进县。

  新起点,新实践,均衡发展,为今天的武鸣教育带来生机无限。新目标,新希望,均衡发展,给明天的武鸣教育送来一路芬芳,并将助力武鸣教育劈波斩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