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特色民族药材检验方法的示范性研究2016年中期会议在南宁召开

22.06.2016  18:24

            2016年6月1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化注册司专项“12种特色民族药材检验方法的示范性研究”2016年中期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主办,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承办。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文东旭、中检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所长马双成出席会议。

            会议旨在全面提升民族药质量控制水平,促进民族药事业快速发展,深化对民族药质量标准的研究,加强民族药科研队伍体系的建设,促进民族药质量工作的科学发展。

            本次会议研究的特色民族药共12个品种,分别为榜嘎、菥蓂子、蔓菁、瑞香狼毒、草乌叶、青阳参、苍耳草、玉叶金花、翠云草、七叶莲、朝鲜白头翁、对叶大戟果,涉及藏药、蒙药、维药、彝药、苗药、壮药、土家族药、朝鲜族药等。会上,中检院及12家省级检验检测机构的代表对各自承担的品种,从品种考证与资源分布、药材采集与基原鉴定、性状与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研究、分子生物学鉴定、检查项目(重金属、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等方面开展的研究性工作进行汇报,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计划。与会专家根据汇报的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会场互动效果良好,强化了沟通,有助不断提升我国特色民族药的检验技术。

          来自中检院及全国12家省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共46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