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夯实产业基础助推精准脱贫

26.04.2016  17:23

河池市夯实产业基础助推精准脱贫 

一季度,全市谋划贫困村发展脱贫产业示范基地116个

  为实现精准脱贫,河池市变“输血”为“造血”,做足产业脱贫大文章,助推精准脱贫向纵深发展。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成立产业脱贫专项工作队145支,参加工作队人数2763人;全市谋划贫困村发展脱贫产业示范基地116个,农民合作社发展上升至1689家。

  河池市金城江区长老乡那维村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是挂村“第一书记”和该市脱贫产业推进组走访慰问、考察调研后,最终确定下来的脱贫产业项目。合作社共吸纳51户贫困户和13户农户合资加入,目前,已养殖绿壳蛋鸡1万多羽,部分蛋鸡已开始产蛋,成年公鸡也可以销售,预计年产值135万元,每户年纯收入达4000元以上。

  那维村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只是河池市脱贫工作的一个缩影。为将产业脱贫工作扎实有效推进,该市专门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专门的产业发展专责小组,并启动全市(县、区)产业脱贫2016春季大行动。据统计,截至3月底,全市共成立145支产业脱贫专项工作队,组织工作队员2763人深入贫困村开展“五帮五送”活动和产业脱贫工作;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37期,培训农民群众4.18万人次,送物资953吨,送资金319.76万元;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7499.6万元。

  河池市坚持“扶贫”与“扶智”并重,变“输血”为“造血”,全面开展“一对一”产业脱贫结对帮扶。围绕“资金跟着贫困人口走、贫困人口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工作思路,通过“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政策引领、资金捆绑”等措施,精准发力,聚集了强大的市场主体能量。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研究确定了各村脱贫产业发展项目。同时,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产业化组织经营模式,通过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等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使贫困户参与各类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实现全覆盖。

  河池全市以环江、巴马为重点区域,扩大环江香猪保种场、巴马香猪原种场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香猪养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其他9个县(市、区)。同时,发展富硒米、食用菌、桑蚕、旱藕、烟叶、中草药、核桃、油茶、猕猴桃、珍珠李、毛葡萄、山羊、乌鸡、黑猪、网箱生态养鱼、乡村旅游、林下养殖等产业脱贫示范基地。南丹、天峨两县已正式启动区、市、乡镇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以示范区为示范基地,打造和培育脱贫产业示范、培训、技术推广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春种蔬菜面积25.23万亩,水果种植总面积达87.3万亩,食用菌种植规模达1.6亿棒;有规模养羊场687家,羊存栏6.92万头,养牛合作社15家,牛存栏4392头。同时,每个县(市、区)正有序推进建立1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争取实现全市林下经济面积1014万亩、产值52亿元以上目标;抓好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力争实现全市森林生态旅游与休闲服务收入1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