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78万人脱贫背后的“生态经”

28.07.2015  18:09

河池:78万人脱贫背后的“生态经”


图为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九香瑶族移民新村。

  7月7日,天峨县八腊瑶族乡八腊村大房子屯,天刚亮,冉景轩便早早上山,轻快的身影在果园里忙碌着,再过十多天,他的珍珠李就要上市了。

  此前,冉景轩的15亩珍珠李,早已被外地客商抢订一空,一斤定价5元,10万定金早已收入囊中,今年的收入将超过60万元。

  7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坡。“过去种些苞谷,几乎没有收成,家里穷得叮当响。后来政府扶持种植珍珠李,我们的收入高了好多。”望着漫山遍野的李树,冉景轩满脸笑容。

  在天峨,冉景轩成了脱贫致富的榜样,也是河池市坚持实施生态扶贫造福于民的生动缩影。在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中,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成了有源活水,长线产业,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主产业。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62万人,减少到2014年底的83.7万人,四年减少7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0.6%减少到19.9%。

  生态扶贫“授民以渔”

  ■ 目前,全市桑园已发展到80.56万亩,退耕还林221万亩,经济果木林面积412万亩,水果面积83.2万亩

  河池,以山青水秀而闻名,大自然在赋予河池鬼斧神工的同时,另一个事实也如千斤压肩:河池是石漠化严重的地区,比重超过60%,是广西乃至全国扶贫的主战场。

  在八九十年代,面对贫穷,河池人民毫无畏惧,雄心壮志,战天斗地,王任光、黄柳谋等人的扶贫事迹惊天泣地,河池扶贫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新的时间,新的节点,河池扶贫面临新的环境、新的任务,如何走出“今年脱贫,明年返贫”的怪圈,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是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河池扶贫,必须既要治理生态,又要发展经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收。

  201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整市推进”核桃产业,以核桃为载体,大力发展珍珠李、黄腊李等名特水果,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扶贫、产业扶贫之路。

  当然,核桃产业全市推进,并非一时脑热,摸摸头、拍拍胸就能决定的。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调研,组织专家多次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后,认为核桃耐瘠、耐旱,能锁住水分,价贵,是减少石漠化,给老百姓带来长线效益的生态之树。

  核桃的收益期虽长达百年,但盛果期需八九年。政令一下,不少网友在网上发帖,认为此举“生搬硬套”,追求政绩,质疑声不断。

  面对质疑,市委、市政府并不回避,及时组织20多名网友到金城江、凤山、天峨等地种植核桃多年的农户参观,面对枝繁叶茂,果满枝头的事实,这些最挑剔的网友点头承认,核桃适合河池,河池需要核桃。

  心齐了,气顺了,河池的核桃产业蓬勃发展。3年来,全市的核桃产业从2012年的十几万亩,发展到现在的216万亩。

  在一棵核桃树的撬动下,河池的其他生态扶贫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桑园已发展到80.56万亩,退耕还林221万亩,全市经济果木林面积412万亩,水果面积83.2万亩。

  “穷窝”挪动还绿于山

  ■ 2012年至2014年,共安置农村贫困人口9500户4.28万人

  ■ 2014年,全市石漠化发生率降低了6.8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67.5%提高到2014年的68.47%

  “碗一块,瓢一块,一顶草帽盖一块。”河池石山地区人均耕地不足0.3亩,过去100多万贫困人口,散落在3万多个自然屯中,这首熟悉的歌谣,正是这些地方的真实写照。

  人多地少,人们只好上山,一年四季刀斧舞动,砍柴声不断,对大山予取予求,生态遭受破坏。让老百姓下山找更好出路,挪动穷窝,还林于山,恢复生态,是市委、市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在有土安置的基础上,创新“无土安置”模式,大力推动生态移民工程。

  创建于2005年的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由政府统筹规划、统筹用地、统筹建设移民安置点,引进10家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安置群众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一部分农户通过有组织地引导外出务工。

  目前,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规划安置7000户3.5万人,计划投资12.68亿元,前三期已竣工并安置搬迁农户1737户9687人。

  大化瑶族自治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结合,实施了大化生态移民新城,项目规划占地3158亩,安置移民1.5万户6万人,总投资49.87亿元,2012年12月动工建设。

  2004年以来,河池市累计投入9亿多元,通过“无土安置”和“有土安置”模式,共安置农村贫困人口2.15万户10.42万人。其中,2012年至2014年共安置农村贫困人口9500户4.28万人。

  人下山,树上山。通过生态移民新模式,与2005年相比较,2014年全市石漠化发生率降低了6.8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67.5%提高到2014年的68.47%。

  生态产业缩小“穷根”

  ■ 目前,全市扶贫产业对贫困户覆盖率达94.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4118元,增加到2014年的5723元,年均增长11.6%

  扶贫没有产业支撑,脱贫致富“空中楼阁”。市委、市政府突破过去零敲碎打的办法,将核桃、特色水果、桑蚕、糖料蔗等10大生态产业,确定为扶贫主导产业,统筹推进。

  以整市推进的核桃产业,目前已陆续挂果,按照200万亩规模计算,5年以后,全市核桃产值将超过30亿元,主产区农民可人均增收5000元。

  特色水果渐成规模,目前全市已种植柑橘22万亩、毛葡萄12.8万亩、龙滩珍珠李8万亩、红心猕猴桃1.1万亩。

  全市桑园发展到80万亩,鲜茧产量3万吨,产值超过45亿元,桑蚕生产规模继续位居全区第一,23万农户从种桑养蚕中得到实惠。

  林下经济蓬勃发展。上半年,全市林产加工业产值21.69亿元,林下经济面积869万亩,实现产值20.7亿元,同比增长15%。

  其他产业中,糖料蔗94万亩,油茶、高淀粉薯类、毛葡萄、水果等产业形势喜人;香猪、肉鸡和水面养殖年产值超过20亿元。据统计,目前全市扶贫产业对贫困户覆盖率达94.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4118元,增加到2014年的5723元,年均增长11.6%。

  市扶贫办主任胡革说,“十二五”期间,河池投入的各类扶贫资金超80亿元,老区面貌发生了“穷人减少、穷根缩小、穷窝挪动、穷乡变化”的喜人变化。

  “花果山”下旅游兴

  ■ 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917万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总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23%

  山青了,水绿了,石头山变成了“花果山”,怎样让好生态转化为经济效益?各地党委、政府突破常规,融合农林文旅、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让“一朵花、一个果”衍生出更长的产业链,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南丹乡村旅游景点歌娅思谷,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开发,是河池首家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去年10月开业,不到一年,便接待游客17万多人次,旅游收入760多万元,80多位附近村民在景区就业。

  今年歌娅思谷再投入1000万元,进行二期开发,带动周边村民养殖瑶山鸡、瑶山黑猪,发展野生毛葡萄、有机蔬菜,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今年6月,宜州市庆远镇沙岭、东屏两村的农民举办葡萄节,数千游客涌入葡萄园,20多名各地客商闻讯而来,当地葡萄一度脱销。农家乐兴起,带动了服务业和养殖业,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176元,远高于宜州全市平均水平。

  南丹巴平村民种植的万亩油菜花,吸引数万游客纷至沓来,自行车赛、游园活动、原味乡土美食展等,让农民自办的油菜花节,赋予文化和体育元素,让当地农民名利双收。

  据悉,河池积极创建“生态、绿色、长寿”休闲农业品牌,逐步培育了“江平月亮河”“盘阳河长寿养生休闲带”“巴平油菜花”“都安三岛湾”等景区,积极推进63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星级乡村旅游区19家,星级农家乐174家。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917万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总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23%,越来越多贫困户通过吃“旅游饭”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