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法治头条:"法律人"共同唱响法治好声音

07.01.2016  10:38

 

 

郭山泽/漫画 

      【原标题:唱响法治好声音 公平正义的粉丝越来越多】

  “只要心存法治精神,正义迟早都会到来。”19年前,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4·9”公厕女尸案,让18岁的呼格吉勒图蒙受不白之冤。9年后,犯罪嫌疑人赵志红供认,公厕女尸案是他所为。新华社记者汤计得知此事,写下6篇内参及若干报道,推动了呼格吉勒图平冤昭雪。

  2015年,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许多“汤计”用真情和汗水践行法治理念,他们的故事折射着中国法治的进步。检察官、法官、律师、记者、学者……不同领域的“法治红人”虽然角色不同,但他们都是公平正义的粉丝,有着共同的信念——崇尚法治。

  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法治是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2015年,作为法律的“明白人”和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检察官、律师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为社会增添了一串串和谐音符。

  控申检察部门是检察机关的“窗口”,与群众直接打交道。四川省成都市检察院控申检察处处长童勤与控申工作结缘13年,她参与处理的信访案件约2万件。

  “面对群众,首先要将心比心,对其进行情绪疏通,然后耐心倾听诉求表达,进而对信访案件准确分流,并细心做好释法工作。”这份对群众的用心用情,充分诠释了检察官对人民、对法律的忠诚坚守。2015年2月,童勤获得了全国检察机关首届“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称号。

  2015年11月,中央政法委下发意见,要求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该意见的下发,让媒体将目光聚焦在了吉林省信访法律事务服务中心主任修保身上。

  “发挥律师专业优势,通过民间第三方组织义务帮助信访当事人依法定程序维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律师在依法治国中应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修保如是说。

  据了解,吉林省信访法律事务服务中心自2011年成立以来,共接待法律咨询1600余件5300余人次,受理各类涉法涉诉信访案件425件,息访人数达2800余人。其中,一些涉法涉诉信访“骨头案”“钉子案”得以有效化解。

  2015年福建省首届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获得者、漳州市芗城区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黄志丽,年均办案近500件,案件调撤率保持在90%,有40%的案件在立案7天内调解结案。

  “对我来讲,调解不仅能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它更像是完成了一件艺术品,让我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黄志丽用行动体现了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的职业追求。

  在法治建设中,舆论监督的作用不容忽视。2015年,一批新闻记者用职业良知捍卫公平正义,将事实真相告白于公众,成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闪光点。

  2015年,腾格里沙漠污染环境系列案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案件之一。该案办理的背后,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得以最直观的体现:《新京报》记者陈杰跨越1300多公里,历经艰险拍摄到腾格里沙漠腹地的黄沙黑水,刊发《沙漠之殇》目击报道,把污染事实公之于众。目前,4名环保官员涉嫌渎职犯罪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2015年,多部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司法文件出台。而法治进步的背后,凝结着无数法律人、学者的期待与心血。

  2015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联合颁布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实施,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主任张世峰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

  近年来,未成年人遭受亲生父母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如何从立法角度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是张世峰最为关注的问题。在他和众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的努力下,经过几十次讨论修改,上百个单位参与调研,最终推动《意见》出台。

  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废除了嫖宿幼女罪。

  早在2008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白驹就提出《修订刑法将“嫖宿幼女”按强奸罪论处》的提案,被媒体称为最早将“废除嫖宿幼女罪建议”带到全国两会的人。这些年来,他始终围绕完善妇女、儿童司法保护话题奔走建言,其中一些意见与刑法修正案(九)“不谋而合”。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家庭暴力法。作为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推动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巫昌祯获评“CCTV2015年度法治人物”。

  在50多年的法律生涯中,巫昌祯始终关注着妇女权益的保护。如今耄耋之年的巫昌祯对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充满期待。因为,家家和睦,是她一生的心愿。